在全國多個貧困地區,漢能的太陽能市場正以“光伏扶貧”的方式大面積鋪開。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漢能在全國11個省份簽約20個光伏扶貧項目。
站上光伏扶貧“風口” 隨著政策對光伏扶貧支持力度的加大,曾經沉寂多時的國內光伏行業被認為再次站上了“風口”。雪球論壇上,甚至有投資者開始研究起“光伏扶貧概念股”。
今年1月6日,國家能源局網站發布《國家能源局關于印發加快貧困地區能源開發建設推進脫貧攻堅實施意見的通知》。通知表示,要在現有試點工作的基礎上,繼續擴大光伏扶貧的范圍。在光照條件良好的15個省份451個貧困縣的3.57萬個建檔立卡貧困村范圍內開展光伏扶貧工作。到2020年,實現200萬建檔立卡貧困戶戶均增收3000元以上的目標。
隨通知一同印發的,還有實施意見和任務分工等文件。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政策文件中的表述,意味著光伏行業即將迎來爆發期。其中,薄膜發電作為時下最熱門的概念,也被寄托了更多期待。
6月27日,安徽泗縣某官員告訴記者,對于晶硅和薄膜兩種光伏發電方式,政府在引進的同時也在進行對比觀察。“相比來說,薄膜太陽能因為柔性較好,比較輕盈,更適合應用在農業養殖方面,這也是我們下一步計劃的方向。”
據不完全統計,自2014年國家出臺光伏扶貧政策以來,漢能已經在包括江蘇、云南、貴州、山西、甘肅、安徽、河北及廣東等地建設薄膜太陽能項目。
有行業人士認為,截至當前,薄膜太陽能領域的市場并未完全打開,漢能的薄膜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貧困戶的收益已經近在眼前。敬老院院內的三臺光伏逆變器上顯示著并網以來的發電數據。6月26日上午,記者從其中一臺逆變器顯示屏上看到,當天自日光出現后至早上10點多的幾個小時內,僅一臺逆變器顯示的發電量已達到22度;而并網以來不到3個月的時間內累計發電已達8600度,按照當地的發電補貼標準,這相當于8600元。在敬老院院長許述剛看來,這些現在已經“看得見”的收益,很快將會“摸得著”。
泗縣政府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光伏扶貧發電收益返還的時間和方式目前正在確定中。
作者:張泉薇 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