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新時期精準扶貧工作,惠州將力推光伏發電扶貧,點亮貧困村和貧困戶的致富路,讓他們有穩定的分紅收益。
光伏發電項目年收益率12%—15% 精準扶貧攻堅戰已經打響,陳奕威說,打贏精準扶貧攻堅戰,確保2017年貧困地區、貧困人口與全市一道邁入小康,必須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因人施策。
接下來,惠州將抓產業扶貧,繼續實施貧困村“一村一品、一村一業”工程,做到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商則商、宜游則游,還將抓光伏發電扶貧,將光伏扶貧作為重要的資產收益扶貧方式,鼓勵引導具備條件的相對貧困村、貧困戶實施光伏扶貧工程,推動實現貧困村、貧困戶有穩定的分紅收益目標。
目前已有一些扶貧村建起了光伏發電項目,比如在惠東白盆珠鎮沐化村,?在惠東縣白盆珠鎮沐化村,有一塊占地260平方米的光伏發電項目,投資37.5萬元,裝機容量共36千瓦,所發電量全部接入南方電網,該項目平均每天發電140度,按照每度電1.01元計算,項目年收益約5萬元。
“光伏發電扶貧是非常好的項目,我跟村民開玩笑說,不用澆水,不用施肥,靠天你就能扶貧。”陳奕威說。省人大代表廖奕華說,光伏發電項目比較環保,比較安全。據悉,光伏發電項目年收益率約12%-15%。今年5月,惠州組織考察團前往河源市漢能光伏發電公司參觀考察,下一步,惠州將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制定光伏發電扶貧的相關實施方案。
肖志恒建議,在下一步精準扶貧工作中,惠州要進一步加大技能扶貧力度,通過加強技能培訓和就業幫扶,讓更多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要進一步加大大病醫療救助力度,用好救助政策,扎實解決好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
陳奕威說,必須在改善貧困地區的生產生活條件上下功夫,著力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村村通自來水、光纖進村、農網改造、打通金融惠民“最后一公里”等工作;必須全黨動員、全民參與,做到把責任傳遞下去、把社會力量動員起來、把脫貧信心提振起來。
省人大代表伍耀堂建議,選擇產業扶貧時,要考慮其可持續性,摸清市場規律,避免風險。省人大代表黃輝球則從環保角度考慮,建議不要引進污染項目。省人大代表鄧中青建議,發揮專項資金的最大效益,提升投入產出比。
作者:羅銳 劉君 謝英燕 來源:南方日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