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熱利用目前已被正式納入“太陽能利用‘十三五’規劃”,業內備受鼓舞。然而如何走出低迷并步入健康、有序的發展新階段卻最值得整個行業深思。
應做到“內外兼修”
多位與會嘉賓認為,工農業應用將是“十三五”太陽能熱利用行業的重點領域。“在工業生產中,太陽能熱水系統可為眾多領域提供熱水,如釀造發酵、生產預熱等,為企業減少生產成本,替代傳統燃料鍋爐。”上海同濟大學李崢嶸教授指出。
然而目前我國太陽能熱利用主要集中在采暖、熱水,在工業領域的發展較為緩慢,而歐美發達國家恰恰是工業領域的應用占比最高。“示范工程少、創新技術跟不上,同時缺乏規劃指導技術文件與相關人才,這些都導致了太陽能熱利用在工農業領域發展緩慢,但隨著太陽能中高溫技術的研發與創新,其在工農業領域的應用將會不斷擴大。”李崢嶸說。
值得注意的是,來自亞洲開發銀行的沈一揚博士在會上表示,太陽能熱利用企業應在深耕國內市場的同時,更多關注“一帶一路”沿線等海外市場。“據我了解,目前包括印度、斯里蘭卡以及非洲等發展中國家的工業熱利用競爭并不非常激烈,且當地工業發展緩慢的主要障礙就是能源問題,熱水價格也非常高,這對于太陽能熱利用企業來說都是非常大的商機。”
據記者了解,針對這一點,《意見稿》中也特別提出,要依托國家能源外交,在雙邊和多邊政府合作框架下,結合“一帶一路”中巴經濟走廊、孟中印緬經濟走廊、中亞、中阿能源合作等雙邊或多邊能源政府合作機制,持續加強太陽能光伏發電、熱利用產業國際市場規劃合作,引導重大國際項目開發建設,形成國際化市場發展。
記者采訪得知,國內積極拓展海外市場的太陽能熱利用企業目前已并不罕見。浙江、山東多家太陽能熱利用企業都已將自有產品成功出口到南非、印度、埃及、越南等國家,且出口量不斷提升,這些實例都為我國太陽能熱利用行業參與“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作者:趙唯 來源:中國能源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