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潤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0401,*ST海潤)公布了其2015年的業績。在經過連續兩年虧損之后,海潤光伏在去年實現了業績的大幅逆轉。
研發優勢助公司持續成長 如果說海內外光伏產業回暖是光伏企業業績增長的外在條件,那么對人才及研發的重視,則是海潤光伏的內功優勢。通過持續產品研發與質量提升,保證產品技術和質量優勢,這也是海潤光伏未來能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保證。
2015年,海潤光伏在研發上的支出達到了3.54億元,同比2014年增加了22.7%;研發投入總額占營業收入比例5.8%;公司研發人員的數量達到了641人,研發人員數量占公司總人數的比例超過了10%。無論是研發占比,還是研發人員占比,海潤光伏都處于行業公司中的領先地位。
對技術及人才的重視使得海潤光伏擁有一支經驗豐富的國際化研發團隊,成員來自包括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美國辛西納提大學、浙江大學國家硅材料重點實驗室、中山大學太陽能系統研究所、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國內外光伏領域杰出高校院所,該團隊共計40余人,其中博士5人,碩士15人,碩士以上學歷人員約占50%。
海潤光伏研發中心已建成具有國際領先的光伏檢測中心,研發車間和研發中試線。海潤光伏除了注重自身研發團隊的建設和發展,還積極開展與國內外先進科研機構的產學研技術合作與研究。
海潤光伏一直致力于光伏技術的創新和研發,秉著垂直一體化戰略要求,著眼于高質量硅材料、高效電池和高功率組件技術的開發,并注重各個環節技術的融合和匹配,公司目前在各種產品的研發及技術上也頗具優勢。
在電池產品方面,海潤光伏通過優化的制絨技術、淺結高方阻,多層鍍膜技術匹配精細的金屬化技術,使得公司單晶電池的研發轉換效率最高達到21.2%,多晶電池的研發轉換效率最高達到20.2%;單晶的平均量產效率為19.8%,多晶電池量產平均效率達18.4%,且通過TUV雙倍PID(192小時)測試。
在差異化產品上,海潤光伏在國內首家完成了PERC電池/組件技術的開發,PERC電池的轉換效率達到20.5%以上,組件功率(60片電池)達到290W,現已完成組件可靠性認證,并具備量產能力。
在技術儲備上,公司已完成n型雙面電池/組件技術的開發,其中電池正面和背面效率分別達到19.5%和18.4%,組件的等效功率達到325W以上;另外還開發了無需后續電鍍處理的、全噴墨打印的第二代噴墨打印技術,目前該技術已獲得2014年國家“863計劃”項目專項資金的支持。
在公司銷售額最多的組件上,海潤光伏除了可以規模生產的各類常規的多晶組件和單晶組件、雙玻組件,如透明雙玻、白色背景雙玻組件、內置密封式雙玻組件等;還為客戶設計生產各種個性化的組件,如近海組件、超輕型組件、光熱組件、1500V耐壓的組件等等。公司的組件產品通過了德國TUV、美國UL、歐洲VDE、日本JET、澳洲CEC、英國MCS、巴西BV、中國CQC等國際權威機構的認證。
截至2015年12月31日,海潤光伏共申請專利506件,截至2015年底已授權288件,發明授權30件。
業內人士認為,在國內光伏產業整體持續轉暖的大前提下,未來光伏電站以及“一路一帶”布局下海外業務的拓展,都將是光伏企業的重點發展方向,而海潤光伏憑借著在電站及海外的較早布局,以及對研發、人才重視帶來技術上的領先,未來有望保持持續高速發展。
作者:祝裕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