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一縣”“中國第二大將軍縣”的安徽省金寨,是國家級貧困縣,也是中國政府計劃推出的首個、且迄今唯一一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縣。
信義光能位于金寨縣小南京村的150MW大型地面電站,占地約3721畝。土地來源是當地農民的一般農用地(非基本農田)。村委會與村民協商并簽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從而享有產業園區規劃及生產經營自主權,期限長達30年。
流轉費用為每年每畝按500斤稻谷價款(上年度國家公布的普通秈稻收購價)計算,約為665元。該費用與農民自種水稻獲得的每畝純收入相當。
企業再以相同價格從村委會手中獲得使用權。“如果企業直接從農民手中拿地會很難,出價也得更高,所以先由村委會出面和農民簽。”時培甫稱。
“光伏企業建設地面電站土地不難拿,難的是拿到光伏指標!焙接硖柲芸萍加邢薰緢绦卸露∥睦诟嬖V記者,依據地質不同,光伏企業在國內拿地的每畝價格在300元-1000元不等,上述流轉費價位處于常規區間。
村委會與村民簽訂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攝影:熊少翀
“金寨模式就是讓企業出錢支持扶貧到戶、到村的項目,雖然企業在這些項目無從盈利,但可以獲得土地和地面電站指標!币晃徊辉妇呙臉I內人士對記者稱,當地政府采取這種引進模式,不僅可以依賴企業的力量推行光伏扶貧,而且能為當地增加稅收。
一位太陽能企業高層人士向記者稱,一些企業就是為了拿到“路條”而做光伏扶貧,“這種現象很普遍”。
中國能源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首席光伏產業研究員紅煒認為,無論企業的動機如何,只要能夠切實推進光伏扶貧項目,同時又利于企業自身,“這種雙贏,何樂而不為呢?”
不過,企業參與光伏扶貧項目依然需要謹慎。“企業賺錢天經地義,但不能只顧賺錢,最重要的是做好產品質量,讓農民真正受惠才行!倍∥睦谡f。
今年兩會期間,包括晶科能源有限公司CEO陳康平、漢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河君、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和新華聯集團董事局主席傅軍等在內的多位政協委員、人大代表,均建議國家加大力度支持光伏扶貧。
企業在地面電站上還有很多心思可做。3月14日,記者在信義光能位于金寨縣小南京村的150MW大型地面電站走訪時,看到一位穿著信義光能制服的員工正在電站旁邊的空閑土地上用腳丈量。他說,該公司正打算在光伏板下和周圍空地種植農作物創收。
“要種什么?”記者走過去問。
“可能種點花生吧,反正空著也是空著。”他說。
信義光能計劃在地面電站種植農作物。攝影:熊少翀
作者:熊少翀 來源:界面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