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天合光能表示,目前正在審查和評估該提議書,且尚未作出任何決定。但這在業內看來,無疑是釋放了私有化的信號。
一位新能源領域的投資人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據他所獲得的信息,目前業內很多公司都在考慮私有化。
而經過記者多方求證,天華陽光可能是接下來要公開宣布此消息的一家光伏公司。天華陽光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以光伏為核心的新能源電力項目投資和電力資產運營管理的企業,于2014年11月4日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7月31日,天華陽光聯合北汽集團、中駿資本對新三板公司環拓科技注資重組,并更名為北汽天華。重組后新三板公司主營業務將包括光伏電站IPP、光伏高效電池研發和產業化推廣,以及光伏發電產品的國際生產合作。
估值過低融資難“當初國內光伏企業蜂擁至美國上市,無非是看中其良好的融資平臺,但如今來看,美股市場對公司的估值太低,甚至已經喪失了基本的融資能力。”上述投資人稱。
這種轉折點在光伏行業進入過剩周期后開始出現,再加上隨后歐美連續對中國光伏企業進行“雙反”(反補貼反傾銷),一些美股光伏企業的業績急劇下滑,股票價格跌至冰點,光伏中概股在美股市場上變得“不受待見”。包括晶澳以及大全新能源、韓華新能源在內的多只中概股都曾因沒有達到1美元/股的價格而收到過美國紐交所的退市警告。
平安證券股權事業部執行總經理王海生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因為美國現在對中國整體經濟不看好,所以中國公司現在在美股并不受投資人認可,普遍估值比較低,再融資也面臨困難。相比之下,A股對制造業的估值要比美股高。
以天合光能為例,截至記者發稿前,其收盤價為9.07美元,總市值7.73億美元,約51億元人民幣,市盈率為17倍。而其A股的同行們,隆基股份(601012,股吧)總市值為207億人民幣,市盈率59倍;陽光電源(300274,股吧)的市值為128億,市盈率為30倍;向日葵(300111,股吧)市值為61.9億,市盈率為55倍;就連如今有退市風險的*ST海潤也有115億的市值。
但這些公司無論從營收、產能、市場占有率等方面來看,都遠不及全球出貨量第一的天合光能。
公開資料顯示,在經歷了行業“寒冬”后,天合光能于2014年扭虧為盈,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2.86億美元,同比增長28.8%;毛利潤為3.86億美元,同比增長76.7%。在此基礎上,公司光伏組件2014年出貨量達到3.66GW,同比增長41.9%。也正是在這一年,根據相關專業機構的統計,天合光能年出貨量躍升為全球第一。
天合光能2015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當季凈收入為7.926億美元,較上一季度環比增長9.6%,比去年同比提高28.5%。
王海生認為,目前是私有化的好時機。“橫向比較,目前中概股的價格普遍較低,這時候把他買下來是劃算的”。
回歸A股是目的
雖然已準備或正在私有化的公司尚未透露私有化之后的打算,單從以往的經驗來看,回歸國內上市是最終目的。在眾多私有化的中概股中,巨人網絡、分眾傳媒等已通過借殼的方式在A股上市。
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研究員蕭函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受國內光伏政策的鼓勵、光伏電價補貼的到位、國家電網和相關部門的配合以及A股市場全面回暖等因素的影響,國內光伏企業市值都出現了大幅增加。尤其是那些擁有較強海外布局能力,收入和利潤在業內比較領先的公司,回歸A股后融資前景樂觀。回歸A股上市將極大地提高這些企業的融資水平。
但回歸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