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對新能源支持力度的加大,我國在光伏發電上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在全球經濟環境不佳的背景下,我國光伏產業逆勢增長,今年前三季度裝機量同比新增161%。可以肯定的是,我國光伏產業已經回暖。 此外,國家能源局2015年光伏建設規模為17.8GW,加上領跑者計劃指標和能源局關于調增部分地區2015年光伏電站建
隨著國家對新能源支持力度的加大,我國在光伏發電上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在全球經濟環境不佳的背景下,我國光伏產業逆勢增長,今年前三季度裝機量同比新增161%。可以肯定的是,我國光伏產業已經回暖。
此外,國家能源局2015年光伏建設規模為17.8GW,加上領跑者計劃指標和能源局關于調增部分地區2015年光伏電站建設規模的通知,今年總裝機容量預計在20GW以上。如果按照國家相關部門新增光伏裝機量的安排,在四季度,我國光伏產業可能會出現跳躍式增長。屆時,中國將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一光伏應用大國。
值得注意的是,因為受環境影響處于不斷變化之中,光伏發電被視為不穩定電源。近年來,在我國光伏產業高速發展的同時,棄光率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今后,如何解決棄光率以及光伏制造業如何發展,將成為我國光伏產業可否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逆勢增長
數年前,我國光伏產業大量集中到光伏組件制造業,這讓我國光伏產業在遭遇國外雙反調查時,幾乎遭遇滅頂之災。隨著光伏行業的回暖,加上國內市場的擴大,我國光伏行業正在逐步走出行業低谷。
國家能源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9月底,全國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3795萬千瓦,其中,光伏電站3170萬千瓦,分布式光伏625萬千瓦。1-9月全國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990萬千瓦,同比增長161%。其中,新增光伏電站裝機容量832萬千瓦,新增分布式光伏裝機容量158萬千瓦。
與此同時,光伏制造業同步發展。相關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光伏制造業總產值超過2000億元,硅片、電池片、組件等主要光伏產品出口額達到100億美元。其中,多晶硅產量約為10.5萬噸,同比增長20%;硅片產量約為68億片,電池片產量約為28GW,均同比增長10%以上;組件產量約為31GW,同比增長26.4%。光伏企業盈利情況明顯好轉,前10家組件企業毛利率超過15%,多數企業扭虧為盈。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王斯成預計,今年新增光伏裝機量約1500萬千瓦,累計總量將達到4300萬千瓦,將超過德國成為全球光伏應用第一大國。未來2020年則將可能突破1億千瓦、2030年突破4億千瓦,標志著我國走向規模化應用時代。
同時,在本月13日舉行的中國光伏大會暨展覽會上,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處長董秀芬表示,“十三五”光伏產業裝機目標大致是1.5億千瓦左右,即每年新增2000萬千瓦,而光伏發電的大規模外送更加依賴于光伏發電的成本下降。隨著光伏組件成本的下降,光伏發電成本的大幅下滑,實現光伏平價上網只是時間問題,隨著平價上網的實現,國內光伏市場會被完全地打開。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我國光伏項目建設分布似乎并不合理,許多適合光伏產業發展的地區棄光率同時也較高。此外,技術、融資以及分布式光伏發展遇到的困難依舊困擾著我國光伏產業的發展。
作者:毛小北 來源:中國產經新聞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