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藍的天、更少的排放、更潔凈的能源、更可持續的發展,中美兩國將在新能源和應對氣候變化等關乎每個人的生活的領域推進合作。
這是近日習近平主席和美國總統奧巴馬會晤的一大亮點,中美在上述領域的示范作用也將撬動一大波新能源發展產業。 在上周的會晤中,習近平與奧巴馬達成了廣泛共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特斯拉和比亞迪
水電裝機、在建核電站規模、風電裝機,中國都已經是世界第一,太陽能光伏系列產品長期以來占據全球市場,風電市場的增長成就了中國風電制造企業排在全球前列。
但在相關技術方面,中國公司不完全掌握。林伯強分析說,美國在清潔能源技術研發方面,還是領先,中國的生產能力應該對接美國的技術,在包括儲能、清潔能源、智能電網、新材料等方面展開全領域的合作。
中美雙方此前也在推動合作落地,2009年起就組建中美清潔能源聯合研究中心(CERC),通過清潔煤、清潔能源汽車和建筑節能等三個優先領域產學研聯盟的合作研發。
習近平訪美期間,中美雙方達成了這樣的共識:雙方高度重視在清潔能源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充分肯定中美清潔能源聯合研究中心合作及成果。
美國前國會眾議員菲爾·夏普曾表示,美國過去對轉讓可再生能源先進技術很勉強,而現在態度已經轉變,因為美國從向中國轉讓相關技術中看到了機會,也得到了實惠。太陽能技術引入中國后,在中國形成了巨大的產能和市場,而這直接導致近幾年全球太陽能發電價格迅速下降,美國太陽能產業也因此受惠。
清潔能源汽車產學研聯盟的方向主要是高性能動力電池、純電驅動與控制、小型安全輕量化車身材料與結構設計優化、EV與電網交互式智能化管理、生物燃料與新型發動機。作為中方成員萬向集團,已在美國收購電池公司。
在“中國省與美國州貿易投資合作工作組”研討會上,到場的美國各州都是新能源重鎮。華盛頓州州長杰伊·英斯利說:“吸引中國投資是華盛頓州政府工作的重點之一。這里是在清潔能源、生物技術、信息產業、航空等領域與中國合作的前沿。”
美國西部的加利福尼亞州和中國是清潔能源好伙伴。特斯拉是落戶加州的電動車企業,中國比亞迪也在加州投資建廠。
減排變被動為主動
在《中美元首氣候變化聯合聲明》中,中國還計劃于2017年啟動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并宣布拿出200億元人民幣建立“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
中國在聲明中提出,到203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0%~65%,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45億立方米左右。
中國將推動綠色電力調度,優先調用可再生能源發電和高能效、低排放的化石能源發電資源。2017年啟動的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將覆蓋鋼鐵、電力、化工、建材、造紙和有色金屬等重點工業行業。
中美領導人在氣候變化問題上顯示出了富于勇氣的領導力。“他們為年底在巴黎能達成一個宏偉的氣候協議奠定了基石。”世界資源研究所主席安德魯·斯蒂爾表示,同時,中國的氣候金融資金正當其時,大大提高了中國在這個議題上的地位。
常年從事碳金融交易的中國節能環保集團華璟碳資產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唐偉珉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中美聯手,要重新制定氣候變化領域,包括碳市場方面的規則。“尤其是對中國而言,不是被動而是主動地做世界上最大的碳市場,對外實現平等對接。”
雙方重申,在有意義的減排行動和具備實施透明度的背景下,發達國家承諾到2020年每年聯合動員1000億美元的目標,用以解決發展中國家的需要。
唐偉珉對記者表示,當下,中國變被動為主動,要做全球最大碳市場,并制定規則。唐偉珉認為,中國經濟轉型,且新能源發展迅猛,加之經濟放緩因素,很多排放有可能會提前達到峰值,中國在制定規則方面,相較于同是發展中經濟體的國家(譬如印度)而言,“我們的底氣比較足。”
作者:張旭東 林春挺 馮迪凡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