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鋰電池儲能成本不斷走低以及一些發達國家儲能補貼政策落實,儲能業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展。美國、日本、德國等國走在發展的前列,中國微電網儲能補貼政策也醞釀出臺,毫無疑問,儲能大時代的序幕已經拉開。
儲能規模大幅飆升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在儲能項目數量和裝機規模上,美國占
歐日公布儲能路線圖
歐洲是僅次于美國的另一大儲能市場。9月4日,日本松下宣布,將在歐洲銷售家用電池,首先面向德國市場。而特斯拉已于5月推出了一批專供企業和家庭使用的鋰電池。
光伏組件制造商REC Solar Holdings副總裁盧克·格雷爾8月曾表示,隨著普通家庭購買家用電池儲電,歐洲增長緩慢的太陽能電池板市場可能于2017年開始復蘇。
2009年,歐盟委員會提出了《歐盟能源技術戰略規劃》,又于2011年發布了《低碳能源技術材料路線圖》。路線圖指出,蓄電是一項重要技術,可以提高歐洲電力系統的可管理性和靈活性。
英國于2011年發表了《英國儲能的路徑》,作為其技術路線圖,2014年開始推廣智能電表;2020年將推廣微型發電和電動汽車,強制實施城市的低壓網絡;2030年發展電動汽車與電網互動技術。
德國于2012年成立了儲能協會(BVES),將頒布儲能技術路線圖作為首要任務。2013年5月,正式出臺光伏儲能新政,針對小于30千瓦的光伏設施,規定給予新安裝光伏發電同步建設的儲能設施最高不超過600歐元/千瓦的補貼,既有光伏設施給予每千瓦最高不超過660歐元的補貼。
法國也將儲能作為投資的主要方向。2011年,由法國環境與能源控制署(ADEME)組織制定了《儲能體系戰略路線圖》,目的是全面梳理儲能面臨的工業、技術、環境和社會問題,需要克服的技術、體制和社會經濟障礙,更重要的是描繪出基于時間節點的優先研究主題,包括產業研究、示范、產業化實驗及技術平臺測試等不同階段的需求。
日本早在2008年就提出了一個高性能的儲能技術路線圖。自福島事故后,日本開始重點扶持儲能行業,開展了許多項目降低儲能成本,包括風電項目、車載電池、固定式儲能電池、電池材料技術評價等。
2014年3月,日本產經省發起了新一輪針對鋰離子電池儲能系統的補貼計劃,共劃撥100億日元,給予消費者購買系統價格2/3的資金補貼。日本政府希望借此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有效管理峰值負荷、提高電力穩定性。
中國儲能市場也大有“趕超”之勢。中國微電網電價及補貼方案目前處于征求意見稿討論階段,提出給予微網項目70%的系統補貼。若該政策落實將會激活中國儲能業,甚至撬動全球儲能市場。
作者:張琪 來源:中國能源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