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 7-8 月國內多晶硅市場評述及后市展望 本期關注 1、 7月多晶硅價格微幅回升,8月再次逼近歷史低點 2、多晶硅企業庫存略減,生存仍步履維艱 3、“58號文”促加工貿易進口減少,多晶硅進口總量仍居高位 4、光伏企業業績報喜,行業現回暖勢頭 5、多晶硅后市預測
一、7月多晶
圖5 自美國按加工貿易進口占比
硅業分會認為,7月份加工貿易總量減少主要受益于“58號文件”即將在8月底真正發揮作用,而在“58號文件”即將真正起效的關鍵節點,必須繼續嚴格執行“58號”文件,堵住加工貿易進口漏洞,緩解傾銷對國內多晶硅產業造成的巨大沖擊,給國內多晶硅企業以喘息的機會。
四、光伏企業業績報喜,行業現回暖勢頭
歐美等國對中國光伏企業的“雙反”,讓不少光伏企業開始轉向東南亞市 場,而近年來東南亞市場對光伏產業的投資也在增速,國內光伏企業抓住新興 市場增長帶來的機遇,營收業績明顯提升。根據工信部最新公布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我國光伏制造產業總值超過2000億元,同比增長 30%。其中,在33家A股光伏發電概念上市公司中,已有24家公司對中期業績進行了預估,業績預喜公司達15家,占比近七成。此外,光伏產品價格從6月份開始穩中有升, 企業經營普遍好轉,國內排名前十的組件企業平均毛利率超過15%,進入光伏 制造行業規范公告名單的29家組件企業平均凈利潤率同比增長6.5%。
江蘇作為光伏大省,光伏企業出現明顯回暖,其中以天合光能業績最為驚艷:第二季度組件發貨量創新高達到1.23GW,同比增長30.6%;第二季度營收達7.229億美金,年增長幅度達39.2%;第二季度毛利潤率更達到20%。同時,天合光能調升2015年年度組件發貨量目標,從原先的4.4~4.6GW上調到4.9~5.1GW。另外,億晶光電、愛康科技、江蘇曠達等企業上半年收入也均實 現大幅增長。
政策方面,國家能源局從2015年起開始逐年提高光伏產品的標準、質量與門檻,以促進行業優勝劣汰,其中一個重要措施就是推出將連續實施三年的“領跑者”計劃。該計劃有利于提高企業技術優勢意識,推動行業技術升級,淘汰劣質和低效率產能,讓行業自然地形成技術和品牌壁壘,另外,“領跑者”計劃 免去了發電企業跑項目審批的行政流程,可專心于電站建造和品質保證。
國內光伏企業訂單增加,電池組件出貨量穩定增長,光伏發電項目有序開工,再加之國家政策疊加效應逐漸顯現,國內光伏產業已經基本走出寒冬,逐漸開始呈現回暖趨勢。
五、多晶硅后市預測
受政策及下游需求波動影響,7-8月份國內多晶硅價格先揚后抑,直到8月底價格跌至接近6月底的低谷。但從9月開始,將受益于“暫停加工貿易的58號文件”繼續執行,多晶硅進口至少能封堵從美國進入國內的2000噸/月, 又鑒于三、四季度進入傳統安裝旺季,下游需求不會縮減,這些進口減少量則自然轉移至對國內多晶硅料的需求,因此預計9月開始多晶硅價格將會理性回升。
作者:馬海天 劉晶 來源: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