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无码AV无码免费专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肉色超薄丝袜脚交一区二区


“風光電”就地消納政策性障礙待除

2015-08-24 10:04:38 太陽能發電網
  我國新能源發展的最大瓶頸是電力的輸送與消納。面對輸送消納對新能源發展的制約,新能源大省甘肅“兩條腿”走路,在建設特高壓輸電線路外送電量的同時,地方政府、新能源企業和電網公司齊心協力,通過省內挖潛,“擠”出新能源消納空間,尋找新能源就地消納新途徑。業內認為,立足于就地消納,將成為新能源發展的重要支撐。   二
 
  新能源企業與用電企業間的政策通道亟待打通
  盡管目前甘肅為新能源的就地消納做了種種嘗試,但是一些政策性障礙,依然在困擾著這項工作。
  一是新能源企業“窩電”和用電企業用電貴的矛盾依舊存在。坐落于“世界風庫”瓜州縣的甘肅三新硅業公司,廠區周圍雖然布滿了風電場,但是至今仍在為用電發愁。企業負責人何菁說,最初選址瓜州的主要原因就是看中了瓜州的風電資源。“如果滿負荷運轉,公司每年可消耗100萬千瓦裝機的電力資源,這相當于瓜州風電總裝機的1/6。”何菁說。但目前,企業大部分用電電價仍然是0.46元/千瓦時,為數不多的直供電也只享受到了0.018元/度的優惠。“風電沒處送,我們卻用的高價電。”
  在甘肅,類似這樣的例子很多,一邊是發電無處輸送閑置的風光電,一邊卻是居高不下的高電價,“燈下黑”矛盾突出。
  二是以部分讓利為紐帶的模式可持續性有待觀察。目前,無論大用戶直供電、煤鍋爐改電鍋爐,還是發電權轉讓,甘肅新能源就地消納之所以能夠從傳統能源中擠出一席之地,關鍵在于新能源企業出讓了部分利益。一些新能源企業負責人認為,這種貌似合理的利益分配其實是局部合理,國家拿出這么大一筆錢是為了發展新能源,但這種讓利往往是把錢投給了一些落后產能。從長遠看,這對于國家實現環境治理的目標是無益的。
  三是本地市場需求有限,新能源遠距離外送仍是主渠道。金昌供電公司副總經理許忠澤說,金昌市電源總裝機容量為400萬千瓦,其中火電和水電裝機190萬千瓦,風電和光伏裝機210萬千瓦,但是本地的電力負荷只有90萬千瓦。本地用電市場供過于求。就甘肅省整體而言,這一矛盾依然尖銳,全省電源總裝機4290萬千瓦,用電最大負荷為1383萬千瓦。對此,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就地消納與遠距離送出不可偏廢。


作者:連振祥 張玉潔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

太陽能發電網|nj-bjj.com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