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无码AV无码免费专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肉色超薄丝袜脚交一区二区


互聯網+”風口人物系列:理工男瞿曉鏵的光伏經

2015-06-05 16:58:18 太陽能發電網
“我們要避免一談起光伏,就過于強調它的金融屬性:玩錢、玩金融、玩資本市場講故事。好像這個才是高大上,對制造業避之唯恐不及。”

  對話瞿曉鏵:

  (一)“現金為王”
  準確地來講,Yield-Co是要有現金分紅的,中國的很多電站現在還很難做到有現金分紅。當然,光伏電站資產也可以進行證券化,但是證券化不是我們講的Yield-Co這種形式。
  Ifeng-Energy:阿特斯一直宣稱要做Yield-Co,什么時候做?計劃是怎樣的?
  瞿曉鏵:Yield-Co我們一直在有條不紊地準備中,目標上市時間是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我們第一個Yield-Co會以海外低風險國家的高質量資產為主,比如美國、加拿大、日本以及英國,初步的光伏電站資產已經準備好了,正在進行上市準備。
  Ifeng-Energy:就是要單獨把這些資產打包上市?
  瞿曉鏵:Yield-Co本身的概念就是把高質量和有穩定現金流的資產拿出來打包,這樣就可以把現金流中的一部分,通常是85%作為紅利分給投資人。同時Yield-Co本身也在不斷增長,它的發起人比如像阿特斯本身是強有力的項目開發商,可以不斷把新的優質資產放進去,使得每股的分紅會有一個穩定的增長,這樣一個資產的概念上市之后會吸引那些對于低風險和現金有偏好的投資人。同時這些投資人通常還希望有一定的增長性和流動性,Yield-Co可以把這三個文章組合在一起。
  Ifeng-Energy:我們看到一些關于Yield-Co模式的分析,說這個在國內很難做下去,為什么?
  瞿曉鏵:作為一個金融產品,準確地來講,Yield-Co是要有現金分紅的,中國的很多電站現在還很難做到有現金分紅。當然,光伏電站資產也可以進行證券化,但是證券化不是我們講的Yield-Co這種形式。
  Ifeng-Energy:為什么中國的光伏電站很難做到現金分紅?
  瞿曉鏵:因為中國光伏電站的收益是來自兩部分:一是脫硫電價,一般是0.45元,這部分收益在電站并網之后比較穩定;另一部分則來自國家補貼,補貼的發放到現在為止還不是很順暢。因此,電站本身也有貸款,0.45元可能不夠還本付息,這樣就會造成紙面上有盈利和收益,實際上現金收益不夠,無法滿足給投資者用現金方式分紅。或許有成長性,但做不到現金分紅。
  Ifeng-Energy:您覺得Yield-Co什么時候能做到國內?
  瞿曉鏵:目前國內要看其它的證券化的辦法或嘗試,但不管怎么嘗試,“現金為王”,首先還是要有現金才可以。
  (二)“資源在手是好事也是壞事”
  站到風口上拿到了資源,一旦方向看錯了用錯了就會陷入資源陷阱無法脫身,這對我是一個警示。
  Ifeng-Energy:阿特斯最早在國內做電站一體化解決方案,現在國內幾乎所有的光伏企業都在做,您是怎么考慮的?
  瞿曉鏵:我們是用穩健持續長久的經營思想在做項目,我們做的項目通常從質量以及發電情況來看都還不錯,我們在國內肯定不是沖得最兇、風頭最勁的企業,阿特斯從來就不是求一時一事之快的企業。我相信從長遠來看,任何一個行業包括光伏行業在內,跑的一定是馬拉松,看誰能最終跑到終點線。
  Ifeng-Energy: 沖得比較兇的比如說是哪些企業?
  瞿曉鏵:我沒有特別研究其他企業的經營狀況,也就不做評論了。
  Ifeng-Energy:比如說英利,大家都在報道英利連續4年的虧損,前段時間苗連生苗總把個人的身家都拿出來想要背水一戰。當然原來英利是老大,現在一下子變成這樣,您認為是什么原因?或者說英利的遭遇給行業什么樣的啟示?
  瞿曉鏵: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戰略選擇,天時、地利、人和、時機的因素疊加,有偶然也有必然。我非常希望英利能夠重振旗鼓,雖然我們跟英利算是同一個位置的競爭對手,但我還是真誠地希望他們能夠把路走好。
  英利有它站在風口的時候,2007、2008年上市時的定位和體量都不錯,應該說是站在一個風口。手上擁有很多資源,包括政府的支持,這是他們的長處。但有資源在手是好事也是壞事,到手的資源不用可惜,用了過幾年回頭看如果發覺投的方向錯了,將來是要還的。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資源都是有代價的,比如貸款。一旦風頭轉了,投資方向不對導致很多無效資產,那么資源反而成了包袱。
  所以我看到英利的現狀,也聯想到尚德和LDK,從我個人來講,都非常敬重這幾個企業家。我們彼此之間也認識,在上市以前我們都有過交往。我覺得他們都很能干,否則也不會站在風口上。但另一方面,站到風口上拿到了資源,一旦方向看錯了用錯了就會陷入資源陷阱無法脫身,這對我是一個警示。
  我們現在就有資源,在海外上市的光伏企業中,阿特斯的融資能力算是最強的。當資源都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時候,我更要謹慎、更要如履薄冰,因為沒有資源的時候反而少犯錯誤,資源多了犯錯誤的概率反而更大。回想起來,英利、尚德和LDK都是在2008年—2011年間大舉進軍上游,從多晶硅到硅碇都有,當時是最賺錢的。一旦產業反轉,所有這些資產就會變成不良資產,一旦開動起來可能連現金成本都不能覆蓋。
  Ifeng-Energy:所以,這是一個戰略選擇的問題。
  瞿曉鏵:今天很多企業都開始進軍下游,但這同樣也存在隱憂。下游其實是一個非常吃資金、回收期很長的業務方向,資本投入比多晶硅還要兇猛、回收期比多晶硅還要長。一般來講,一座電站基建7%-8%的內部收益率,意味著8-10年回本,這種情況下做投資換誰心里都是忐忑不安的。所以就投資來講,如果回收期長但是現金風險小,有點像銀行定存,大家才會愿意投。當然,中國需要更多的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減少霧霾,企業家責無旁貸。
  
  2006年,阿特斯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作者:胡學萃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wutongyufg

太陽能發電網|nj-bjj.com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