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光伏制造行業管理,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光伏行業技術進步和市場應用,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產業政策和行業規劃,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協會、專家、企業對原《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進行了修訂,形成《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2015年本)》(征求意見稿),現公開征求意見。
四、環境保護
(一)新建和改擴建光伏制造項目應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未通過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的項目不得開工建設。按照環境保護“三同時”要求,項目配套建設環境保護設施應依法申請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產運行。企業應有健全的企業環境管理機構,制定有效的企業環境管理制度,定期開展清潔生產審核。
(二)廢氣、廢水排放應符合國家和地方大氣及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和總量控制要求;惡臭污染物排放應符合《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對產生的工業固體廢物要依法貯存、處置或綜合利用,應符合《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和《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GB18559)相關要求,SiCl4等危險廢物應委托具備相應處理能力的有資質單位進行妥善處置;廠界噪聲符合《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
(三)鼓勵企業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ISO14064溫室氣體核證、PAS2050/ISO/TS14067碳足跡認證。
(四)光伏制造項目應按照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及其批復、國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環境監測技術規范的要求,制定自行監測方案,開展自行監測工作,公開自行監測信息。
五、質量管理
(一)光伏制造企業應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配備質量檢驗機構和專職檢驗人員。電池及電池組件生產企業應配備AAA級太陽模擬器、高低溫環境試驗箱等關鍵檢測設備,鼓勵企業建設具備CNAS認可資質的實驗室。
(二)光伏產品質量應符合國家相關標準,通過國家批準相關認證機構的認證。
(三)企業應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組件使用壽命不低于25年,質保期不少于10年,逆變器質保期不低于5年。
(四)企業應建立相應的產品可追溯制度。
六、安全、衛生和社會責任
(一)光伏制造項目應當嚴格遵循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和安全設施“三同時”制度要求。企業應當遵守《安全生產法》、《職業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執行保障安全生產的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在申報規范名單當年及上一年度未發生較大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
(二)企業應當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職工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和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并達到三級以上。
(三)企業應當依法落實職業病危害防治措施,對重大危險源有檢測、評估、監控措施和應急預案,并配備必要的器材和設備。
(四)企業應當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依法參加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等各類保險,并為從業人員足額繳納相關保險費用。
作者: 來源:工信部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