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能、太陽能、潮汐能……時下,新能源的發展正如火如荼。霧霾天氣的持續出現,讓國家對于能源結構的調整步伐日益加快,也讓公眾對于新能源寄予厚望。但是,這些新能源要為公眾所利用,仍須轉換成電能。正因如此,智能電網建設成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日前召開的“第
技術障礙須克服 不過,在專家看來,智能電網目前仍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國家電網能源研究院副院長張瑋認為,電網企業把新能源的發展當作一次機遇,但在具體技術處理上面臨很多挑戰!氨热鐥夛L問題,從全國來看,風電的比重只占6%,但在一些局部地區,峰值電源裝機超過20%,比重較大,要聯入電網非常困難。這就在考驗電網的調節能力!
他指出,進一步發展智能電網,需要解決很多現實問題,例如分布式電源的接入等。未來目標最終是實現分布式能源即插即用,這就導致很多技術性難題。因為原來在分布式電源大規模接入之前,電流的流向很簡單,如同水壩一樣從上到下傳輸,但接入分布式電源后,電流的流向變了,這對電網控制來說,是一個很大挑戰。
“還有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利益的平衡問題。不僅是電網投資跟電源(新能源)投資之間需要平衡,還有不同投資主體跟電源之間的利益也需要平衡!睆埇|說。
亟須頂層設計 除技術難題外,專家指出,未來智能電網建設亟須頂層設計,同時也需要在發展中積極探索新模式。
張瑋指出,未來的智能電網,首先要通過合理規劃,實現國內地區之間乃至與周邊國家的聯網。其次,要實現高度智能化,達到即插即用。此外,還要實現不同能源系統之間的廣泛互聯,因為很多能源最終都需要轉變成電力,即電力是能源資源配置的平臺。
“未來電網也需要實現開放互動,這不僅包括技術層面,也包括和消費者的溝通層面。而電網公司希望電網的發展跟互聯網的發展能相互融合,通過信息技術的發展,包括移動終端的采用,加大與用戶之間的互動力度。”張瑋說。
韓文科表示,未來的電網不僅要實現互聯互通,還需要在經營上有更多靈活性!拔覈x不開一個大的電網,但到底電網怎么經營、采取什么模式、如何盡可能減少壟斷,給消費者更多選擇權,仍需要探索。”
韓文科還認為,未來的電網既要足夠大,又要更加小,因為可能會發展出很多微電網。目前很多鋼鐵企業能自主發電,但也需要電網給它提供備份。所以智能電網必須非常靈活,這是一個發展趨勢。
同時,智能電網的概念也在不斷發展,“可能再過十年,十五年,我們再談起來,就不是這個概念。但互聯互通與靈活發展的趨勢是必然的,這是新一輪能源革命所驅動的。”韓文科最后表示。
作者:彭科峰 來源:中國科學報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