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无码AV无码免费专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肉色超薄丝袜脚交一区二区


解讀光伏政策的紅利效率

2014-10-23 14:24:15 太陽能發電網
  全民買單的補貼模式,盡管快速培育了國內光伏市場,但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受到抑制,投資風險轉嫁給了消費者,可政策紅利卻被壟斷企業獲取。  中國改革開放之路基本上是采用后發優勢理論,是指后發展國家可以從先行發達國家那里很快模仿到技術,不必走彎路,甚至可以利用發達國家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機會,直接實現產業結構升級,并融入其
  2009年12月,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上通過《關于修改可再生能源法的決定》,提出國家財政設立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進一步規定基金的資金來源包括國家財政年度安排的專項資金和依法征收的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收入。值得注意的是,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收入部分主要來源于銷售電價的分攤,并由電網企業代收。
  既有全國人大以立法形式開道,又有金融機構超大規模信貸額度護航,再加上地方政府官員承載GDP考核壓力后的激情保駕,光伏發電產業又借到了環保經濟之東風,天時地利人和一樣不缺,使其不想做大都難。該產業不僅逆經濟大勢從幾家企業迅速膨脹到數十家,而且迅速出現了產能過剩。
  一方面,出口受阻,美歐等國家針對中國光伏產品的反傾銷調查不斷增加,另一方面,拓展國內市場又遭到電網公司“懈怠”,使光伏發電產業進退維谷。更為痛苦的是,截至2011年底,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資金缺口達到107億元。若不進一步提高收費標準,預計2015年該資金缺口將達到330億元左右。這對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電費結算和整個產業的健康發展將產生嚴重的不利影響。于是,國家發展改革委再次做主發通知,要求從2013年9月25日起,將除居民生活和農業生產用電之外的其他用電,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標準由每千瓦時0.8分錢提高到1.5分錢。政府又一次用有形之手將補貼基金征收標準提高了近88%。
  從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構成看,除來自財政年度安排的專項資金外,調價前的存量是全體電力用戶分攤,調價后是除居民生活和農業生產用電之外的其他用電者上繳增值88%部分的附加收入。但這部分附加收入又會以電價成本加價分攤到生產出的其他產品上,最終由居民和農業生產買單。
  由于全民買單式的補貼政策既可以快速培育國內光伏發電市場,又能降低企業進入光伏發電市場的風險。于是,在后發優勢理論指導下,爭先恐后地引進,落后,再引進,再落后,隨即造成產能過剩和惡性價格戰。到2011年前,國內共有43家西門子法多晶硅企業,20家物理法多晶硅企業,由于沒有足夠的創新能力,隨著多晶硅價格持續下跌,造成大批競爭力低和依靠減稅、補貼都無法生存的企業被迫關停,結果又造成引進流水線的沉沒成本發生。
  補貼、減稅似乎成了光伏行業的一劑毒藥。同時,更顯露出政府以無約束無成本資金構建的國家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去扶持非公共產品所造成的市場低效等問題。似乎印證著美國前總統羅納德˙里根所說,“政府并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政府才是問題本身所在。”


作者:馮躍威 來源:能源 責任編輯:gaoting

太陽能發電網|nj-bjj.com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