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多時,深陷債務泥潭的超日太陽(即*ST超日),其破產重整終于有了新進展。 記者獲悉,根據最新的重整計劃草案,將由協鑫集團境內投資平臺江蘇協鑫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協鑫”)等9家公司聯合入主超日太陽,其中江蘇協鑫將在完成投資后成為超日太陽的控股股
聯合入主 根據超日太陽重整計劃草案,超日太陽以資本公積之股本溢價轉增股本16.8億股,該股份由全體出資人無償讓渡并由投資人有條件受讓。
投資人受讓上述轉增股份應支付的14.6億元,以及公司通過處置境內外資產和借款等方式籌集的不低于5億元,合計不低于19.6億元將用于支付重整費用、清償債務、提存初步確認債權和預計債權以及作為超日太陽后續經營的流動資金。經測算,用于支付重整費用、清償債務、提存初步確認債權和預計債權的資金約18億元。
據記者了解,職工債權和稅款債權全額受償,有財產擔保債權按照擔保物評估價值優先受償,未能就擔保物評估價值受償的部分作為普通債權受償,而普通債權20萬元以下部分全額受償,超過20萬元部分按照20%的比例受償。
一位參與談判的知情人士透露,該方案中20萬元以下的債權人全額受償,主要考慮到這部分人為小債權人,資金實力本來就弱,全額受償是為了保護他們的利益。而對于大債權人而言,倘若否定了按照20%償還比例,超日太陽將直接進入破產清算階段,按照評估報告,以2014年6月26日為基準日,超日太陽全部資產評估價值為4.76億元,以上述草案計算的話,普通債權受償率僅為3.95%,“因此,20%的清償方案已是大債權人最好的選擇”。
事實上,江蘇協鑫領頭入主超日太陽早有跡象,早在2013年年底有消息稱,上海政府曾就超日太陽的債務問題組織了幾家企業和銀行座談為其尋找可能的出路,而當時協鑫集團就是與會者之一。
據一位從超日太陽離職的人士透露,在2012年年底超日太陽陷入危機以來,作為公司董事長的倪開祿曾經嘗試過各種方法試圖挽救公司,其中之一就是出售海外電站緩解資金流緊張。在2013年1月倪開祿為此遠赴美國賣電站,但卻被傳言攜款外逃,一時間超日太陽公司大門被拖欠貨款的供應商云集。“后來雖然證實了傳言不實,但超日太陽卻一直未能走出困境。”
“后來也曾寄希望于政府牽頭幫助解決一些資金問題,但卻最終無果。”上述人士說,他表示,地處江西的賽維LDK就曾屢屢接受當地政府的資金救助,這其中包括當年國資背景的江西信托數億元入股其硅錠廠,而后一年賽維LDK又將其贖回,而這種救急的原因和背景是,賽維LDK屬于江西的龍頭企業,也是其新能源的一面旗幟,政府自然格外重視。而無錫尚德在破產重整之前,當地政府曾多次對其進行補貼,也曾以副市長領頭成立工作小組進駐公司試圖讓其走出困境。
上述人士表示,與無錫尚德、賽維LDK在當地的影響力相比,超日太陽在上海的光伏行業雖然屬于大型企業,但資產總量還是與其他商業巨頭相比甚小,也是個民企,因此并未得到政府的全力幫扶和重視。另外,超日所處的奉賢區政府也更希望以市場化的手法解決超日太陽的危機,“這最終讓超日太陽進入破產重整階段,而此后這家企業與創始人倪開祿也再無關系。”
作者:葉文添 來源:中國經營報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