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經驗
2013年,合肥市提出了打造“中國光伏應用第一城”的目標,出臺《關于加快光伏推廣應用促進光伏產業發展的意見》,并將實施“光伏下鄉”工程作為促進光伏產業發展的四大工程之一。
從全國來看,合肥市在分布式光伏的推進過程中“一馬當先”,走在前列,各方點贊。其中,政策扶持力度大是獲得褒獎的主因。為促進農村光伏產業全面發展,該市政府印發了《合肥市光伏下鄉“百千萬”工程實施方案》,計劃到2018年,建成100個農村光伏應用示范社區、1000個農村光伏扶貧家庭、1萬個農村家庭分布式光伏電站、1萬畝光伏設施農業(漁業)基地,力爭把合肥農村地區建設成為光伏農業的先行區和光伏應用的重點區。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合肥市政府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快光伏推廣應用的補充通知》,將農戶建成并網的家庭光伏電站補貼標準提高到4元/瓦,最高補貼標準可達2萬元。此外,對實施農村土地整治整村推進項目,集中新建農民居住小區的,要求必須配套規劃建設光伏電站項目,資金從市土地增減掛鉤補助資金解決,發電站產權歸村集體所有,收益由村集體統籌使用,主要用于發電站運營管理和維護、社區物業管理、公共服務設施維護、村莊環境整治及其他公益性支出。
推動光伏發展是系統工程,如果只靠補貼,那是“土豪”做法。何杰告訴記者,如何組織實施著實讓他們費了一番心思。除了堅持公開選點、全程公示外,合肥市堅持優化設計,公開招標;堅持“一戶一方案”,充分考慮光照、風力、雨雪等因素影響,逐戶對屋頂結構、承載能力、線路架設等進行勘測設計,嚴格按照設計方案進行施工,確保工程建設質量;堅持專家監理,嚴格驗收,及時并網……
合肥市的各項利好政策吸引了很多外省企業紛紛前往布點。北京京東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總經理伍閔安告訴記者,京東方在合肥3千瓦光伏下鄉扶貧的首輪100戶建設招標中勝出,建設了其中50戶。在他看來,京東方視合肥為重要的南方市場,也是南下業務拓展的第一站,原因不僅在于合肥補貼實在,更在于當地管理有序。合肥市政府高度重視,各部門協同推進,在項目立項、選址選戶、資金籌措、工程招標、技術創新、并網發電、結算到戶等具體工作中做到了無縫對接,“效率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