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發電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對優化能源結構、改善生態環境、發展低碳經濟具有重要意義。自去年6月我省啟動萬家屋頂光伏發電示范工程以來,這種低碳環保的發電方式受到許多市民的追捧。在屋頂安裝光伏電站究竟有什么好處?居民可享受哪些光伏政策紅利?開展光伏發電應用能給贛州帶來什么?針對市民關注的諸多問題
屋頂產業未來可期許
光伏發電分為大型地面電站發電和分布式小型電站發電兩類。國家這兩年出臺近30項光伏產業扶持政策,將光伏市場的發展重點從“大型地面電站”轉向“屋頂分布式電站”。在新的市場方向下,由“萬家屋頂”帶動的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在我市已經風生水起。
陽光下,寧都縣肖田鄉土坯房集中安置點贛江源社區,一排排農家小別墅的樓頂熠熠生輝,3847塊光伏板正源源不斷地吸收太陽的能量。
贛江源社區是全省唯一的光伏產業建設與農村危舊土坯房改造結合示范點。去年8月,肖田鄉按照“公司出資、政府協助、農戶受益”的模式,引進贛州啟光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投資1200萬元在該社區建設屋頂光伏電站。電站于今年初實現并網發電,年發電量可達100萬千瓦時。
“過去一年要燒1000多公斤柴,不僅費工費時,而且嚴重破壞生態植被。現在有了太陽能,洗澡、燒水樣樣行,節能又環保。”村民肖義勇高興地說。
啟光總經理張連洪告訴記者,與常見的居民自建模式不同,這個光伏電站創新探索了一種合同能源建設營運模式,啟光作為合同能源管理公司,與200多戶農戶簽訂協議,租賃1萬余平方米閑置屋頂安裝光伏發電裝置,發電收益歸公司所有。20年后,所有設備無償移交農戶,帶動農民持續增收。
隨著新型城鎮化的加快推進,光伏發電在農村的巨大發展空間已經顯現。今年5月,江蘇振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將100兆瓦的光伏發電站項目落戶在全南縣城廂鎮鎮仔村,其中將開發建設一個光伏大棚,將光伏發電、現代農業、旅游觀光、農業科技實驗有機結合,為我市農業產業化發展提供一條綠色新路。
與此同時,學校、工廠等公共建筑的屋頂資源,都被光伏企業有效征集起來。不久前,國內新能源行業龍頭企業江蘇愛康集團創新形式,在南康規劃建設一個10千瓦的校園低碳光伏科普基地,集低碳科普、教學、分布式發電為一體,項目目前正在前期籌備中。
今年5月,我省確定了省級光伏發電商業項目0.2元/千瓦時的補貼,期限為20年,再加上國家0.42元/千瓦時的補貼,企業投資光伏發電的收益進一步提高,動力將更足。相信不久的將來,“在屋頂上再造一個產業”大有可為。
作者:張昌禎 張惠婷 來源:贛南日報
責任編輯:ccpit2b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