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球氣候變化、地緣政治等因素,對國際能源形勢產生了重要影響。可再生能源異軍突起,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高度關注,高效、清潔、低碳、環保已經成為世界新能源發展的主流方向。在解決可再生能源并網難的問題中,儲能產業在市場中獲得了發展的重要契機。 中國的電力消費用電總量居世界第一位,而人均用電量剛
21世紀是可再生能源的時代,正如上屆演講嘉賓,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所長韓文科表示:中國當前的能源供需形勢是經濟減速,但仍然在平穩增長;能源消費增長速度進一步放緩,能源供需總體平穩。與此同時,高耗能工業增速大大降低,產能過剩;控制能源消費總量政策初步發揮作用;節能減排政策并未放松。
結果是初步擠掉了經濟粗放式增長模式下的部分虛高能源消費需求,能源經濟形勢總體上進一步轉好。他同時指出煤炭、電力、石油供需進一步寬松,以天然氣為核心的清潔能源需求依然強勁。能源資源的主要來源將從煤炭、石油等高碳化石能源轉變為主要利用天然氣、可再生能源等低碳能源。能源系統的組織方式將從集中式、大規模的工業化開發利用轉變為分布式、小規模的開發利用。從供應側被動滿足消費側需求轉變為供應側需求側通過智能能源網絡、大規模儲能設施等實現協調平衡,擁有儲能系統也是未來電力系統的重要特征。
美國、日本占盡先機 據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無論是項目數量還是裝機規模,美國與日本仍然是最主要的儲能示范應用國家,分別占40%和39%的全球裝機容量份額。美國是儲能發展較早的國家,目前擁有全球近半的示范項目,并且出現了若干已實現商業應用的儲能項目。
美國儲能技術的發展和應用與政府政策的支持密不可分,尤其是在鋰離子電池制造及系統集成方面。其政策全面、可持續發展,同時配以大規模的政府資金支持。與美國相比,日本在鈉硫電池、液流電池和改性鉛酸電池儲能技術方面處于國際領先水平。經過2011年福島核電站事故后,日本將推動戶用儲能作為產業扶持的重點。2012年4月出臺家庭儲能系統補助金政策。
在這項政策的支持下,2013年,越來越多的儲能系統獲得補助并投放市場。
作者: 來源:能源觀察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