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光伏“十五條”終于落地,這份《國家能源局關于進一步落實分布式光伏發電有關政策的通知》,進一步完善了分布式項目備案、并網、電費結算、收益兜底、融資和監管等諸多問題。國內光伏行業發展再迎利好。 光伏市場回暖態勢明顯 此后不久,國家能源局局長吳新
亟待建立標準化體系
作為從事光伏電站建設的專家,中國水利水電顧問集團公司咨詢師謝宏文對于國內光伏電站的質量缺陷深有體會。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在光伏電站建設方面,比較關鍵的一點就是我們所用產品的質量。
在他參加過的一些國內開發企業的光伏電站項目評估中,從實際運行的項目來看,有些光伏組件實際衰減遠遠超過了預期,或者所承諾的情況。后果往往因為供貨商能力有限,開發商很難得到完全補償,只能通過雙方協商,互相承擔一些損失。
“如果這種情況大規模出現的話,對于(光伏)行業非常不利。”他建議,政府應該加強產品質量的管理,從檢測認證入手,重視生產環節控制,以及對于供貨商的資質要求,提高供貨的門檻,從源頭保證產品質量,幫企業規避一些風險。
作為國內光伏產品龍頭之一的天合光能董事長兼CEO高紀凡也坦言,近年來,隨著國內光伏產業迅速發展,廠家太多,產品質量確實有點失控。
杜邦大中國區域電子與通訊事業部總裁鄭憲志在2014年光伏峰會上接受記者采訪時稱,提高產品的可靠性及質量未必需要很高的成本,長遠來看,反而多賺錢,前提要重視質量。作為光伏組件公司,每個組件賣出去,都要有25年的效率質保,“作為組件公司,你的責任就是一定要能夠召回、更換,做不到這點,就會失去信用。”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司光伏專家董秀芬就強調,近期需要我們關注的問題就是質量問題,光伏質量、工程質量問題,這是產業持續發展必須關注的。有很多細節要做,工程上怎么規范,設計、施工、監理怎么做,包括產品質量,怎么提高標準、規范檢測認證,這些是當前需要做的。
“不管是光伏電站還是分布式光伏,我建議要加強標準體系的建立,因為現在整個光伏標準和風電同是新能源,相比來講在標準制定方面,還有一定的差距,所以要加快光伏產業在標準方面的制定,然后形成系列化的標準,來保證我們工程的質量和項目的健康運行。”謝宏文稱。
據中國光伏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關于國內光伏產品的質量標準,目前已經引起相關部門重視,正在研究制定之中,相信不久就能夠出臺。
作者:孫喜保 來源: 中工網-工人日報(北京)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