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荒山也能脫貧?這一看似不可能的設想正在燕山-太行山連片特困地區成為現實。 盡管寸草不生,但由于日照充足,非常適宜發展集中式光伏發電戰,這一地區的荒山已經吸引了中電投集團、三峽集團、英利集團等多家能源企業進駐。 河北省曲陽縣是其中一個縮影。該縣集山區、老區、貧困地區
多地光伏電站配額不足 曲陽這樣多方受益的光伏發展模式,已經得到了國務院高層的關注。
6月12日,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就推廣曲陽光伏產業經驗在北京召開了光伏發電和產業發展座談會。7月3日,河北省委副書記趙勇、副省長沈小平帶領參加全省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的100多個市縣主要負責人到曲陽光伏電站現場觀摩,稱“項目具有較好的示范效應和推廣價值”。
不過,就今年的發展來看,很多準備上馬的光伏項目可能只能停留在前期。
2014年,河北從國家分配到的光伏安裝配額是地面集中式光伏電站400兆瓦、分布式光伏發電600兆瓦。曲陽作為光伏示范區被優先考慮,爭取到了100兆瓦的配額,成為河北省內分配配額最多的縣。
但芮蘭軍對記者說,配額與企業此前預計在今年啟動的項目之間可能有150兆瓦的差距,所以沒有拿到配額的項目只能開展一些前期工作。曲陽縣有2000兆瓦的發展能力,河北省的主管部門對曲陽發展光伏也非常支持,希望未來國家和省里能在配額上繼續給予政策支持。
事實上,反映光伏電站配額不夠用的并不只是河北一地。今年年初,國家能源局敲定全年光伏新增裝機容量為14吉瓦。其中,分布式光伏配額達到8吉瓦,去年為大量光伏制造企業減虧扭虧作出貢獻的大型地面光伏電站配額為6吉瓦。地面光伏政策明朗,收益穩定,企業投資熱情高,而分布式光伏建設的進程并不順利,變成了地面光伏電站“不夠吃”、分布式光伏“吃不飽”的狀況。
中電投河北電力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建東對記者說,分布式光伏作為一種新生事物,目前受市場機制不成熟、上網電價低、單位造價偏高、補貼不確定等因素影響,企業投資建設積極性不高。尤其是屋頂光伏,受房屋產權等諸多條件制約,河北省內開工的分布式光伏項目較少。
在今年年中召開的國內部分光伏龍頭企業座談會上,多家企業再度建議國家能源局提高地面電站配額。
這一問題也引起了國家能源局的重視。8月4日,國家能源局在嘉興召開了全國分布式光伏發電示范應用現場交流會。能源局局長吳新雄在講話中稱,將重點研究和落實可再生能源配額制。國家能源局重提配額制,讓業內看到了今年國家大力推進年初制定目標完成的意愿。
次月,國家能源局《關于進一步落實分布式光伏發電有關政策的通知》正式稿重磅出臺。該通知的最大亮點在于明確提出,對各類自發自用為主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在受到建設規模指標限制時,省級能源主管部門應及時調劑解決或向國家能源局申請追加規模指標。同時明確,分布式光伏模式可以二選一,自發自用模式遇到客戶消納風險可以轉全額上網模式;農業大棚、魚塘、荒山等項目納入分布式指標,實現了業內期待的分布式名目擴容。
市場分析,正式稿強調分布式的戰略意義彰顯決心,新政僅僅是起點,包括后續配額制、金融支持政策、地方補貼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值得期待。
作者:重華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