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天然石墨的產品價格全線下跌,石墨烯這三個字,卻在資本市場中閃耀著金光。“石墨烯時代將顛覆硅時代”、“石墨資源將枯竭”等消息,刺激著石墨烯概念股不斷暴漲。
不過,記者梳理了十余家石墨烯概念股上市公司近三年年報發現,一些公司并沒有和石墨烯有關的業務,甚至有一些廠家連和
陳育群認為,很多打著石墨烯招牌的企業,生產的只是類石墨稀產品與碳納米材料。
上文中提到宣稱可以量產石墨烯產品的企業,多與位于常州市的石墨烯研究與產業孵化機構江南石墨烯研究院有關。記者想對其進行采訪,但研究院的工作人員表示不愿意接受采訪。
博士期間主攻石墨烯材料方向的中科院講師馮紅彬告訴記者,因為目前國內學界對于石墨烯概念的定義比較寬泛,這也是行業內出現眾多企業可以大量生產“石墨烯類”產品的原因。
“在物理學定義上,石墨烯就是單層的石墨。但在國內,一般情況下制作石墨烯步驟中形成的中間產物氧化石墨烯,或是多層但層數較少的石墨,都可以被泛指為石墨烯類產品,市場上也沒人追究到底是不是石墨烯。”馮紅彬表示,“石墨烯類產品是可以量產達到百噸級的,但單層石墨烯產品,即便是國外企業也沒有聽說過能達到成噸級別的。”
“在目前的科研中,石墨烯的優異性質指的都是單層石墨狀態下的性質”,馮紅彬介紹道,“類石墨烯產品一些性能是類似于石墨烯的,但是不能完全等同”。
記者了解到,按照中國石墨烯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標準,只有達到10個原子層以下的石墨粉體,才能被稱為石墨烯粉體。
“石墨烯一旦疊加超過10層,就會喪失很多獨有特性。一些企業生產的所謂石墨烯產品,很難做到10層以下。”袁國輝告訴記者,“這些企業把產量喊大了,更多的是想吸引國家的注意與扶持。國內真正能做石墨烯的企業,目前的年產量只能以公斤來計算”。
作者:師燁東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