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業前景不明朗
整個光伏行業的“寒冬”狀態還要持續多久,前景仍不明朗。
除此之外,整個行業的“寒冬”狀態還要持續多久,發展前景仍不明朗。在中國,以風電、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行業真正起步是2005年。無錫尚德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誘發示范效應,各路資金紛紛涌入光伏行業。但是尚德的成功與無錫地方政府直接相關,政府提供了極其有力的從資本到政策的杠桿效應。雖然看似誘人,但是這個行業最多的危險在于非市場化的、靠政府補貼生存。同時,光伏行業的主要市場在歐美,依靠歐美政府的財政補貼。當歐美政府消減補貼,并進行反傾銷后,國內光伏行業的寒冬也就來臨,就如目前的情況。據了解,國內大舉發展太陽能的政策尚有待明確,各地銀行也將光伏行業作為高危行業,減少或者禁止貸款,在這種情況下,中來光伏雖然能通過融資熬過一段時間,但是若想真正實現大發展,目前還很難看出曙光。
總體來看,中來光伏能夠在行業寒冬之時依然保持良好的規模增長和利潤增長實屬不易,但公司所處行業的整體現狀,依然明顯地反映在該公司財務數據之間(銷售信用期放長、現金流比例波動加大、毛利率下降等)。所以,新能源行業雖然是個朝陽行業,但投資時機可能更為重要,中來光伏未來能否成為行業寒冬的一顆“新星”,還有待時間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