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啟杰也坦言,當時自己只是憑著對太陽能光伏發電的興趣,并沒有過多考慮收益問題。
國網江蘇電力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個人家庭想要建設分布式太陽能發電站,并網售電,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困難。
第一步,須由個人提出并網申請,并且提供身份證、戶口簿、房產證等材料;如果占用了公共面積,還要提供其他業主、物業、居委會的同意證明。電力公司在受理用戶申請后,會安排工作人員上門現場勘察,做出整套接入系統方案。
第二步,當家庭分布式太陽能電站安裝完成后,電力人員會上門安裝計量表,與用戶簽訂合同,并且免費調試好。兩塊免費計量表,一塊用于計算光伏電站發電量,另一塊是雙向計量電表,即計量用戶自己用電量和賣到電網的電量。這樣用戶可以直觀地看到自己每天的發電、用電情況以及輸送到電網上的電量情況。
家庭分布式光伏發電
南京居民最快10年內回本
南京供電公司營銷部客戶經理告訴《金證券》記者,經過他們實測,南京地區光伏發電年利用小時數約為1000小時/年,即每千瓦裝機容量的光伏發電每年發電量約為1000千瓦時。
該客戶經理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一個裝機容量為5千瓦的居民用戶為例,如果按照最大經濟效益模式測算,即所發電量全部自用、用戶自用電量全部用來抵扣第三階梯電量,用戶光伏發電稅后年收益為6086.5元;按照最小經濟效益模式測算,即所發電量全部上網,用戶光伏發電年收益為稅后3632.5元。
從回收成本角度進行分析,目前安裝一套5千瓦的光伏發電設備,總投資約6萬元。按上述最大經濟效益模式計算,回收周期在9.86年;按最小經濟效益模式測算,回收周期在16.52年。
上述客戶經理表示,使用光伏發電除了經濟效益,更重要還有環境效益。以南京裝機容量為5千瓦的居民用戶測算,每年可節約標準煤大概2000千克;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為4.986噸,相當于植樹150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