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貸款嘗試創新 國內分布式光伏市場前景可期
近幾年,國內光伏應用市場逐漸打開。有權威數據預計,2013年國內光伏新增裝機約10GW,其中分布式光伏占30%,與地面電站相比雖仍處于劣勢,但隨著國家對分布式光伏的導向日益明確,這種情況正在改變。預計2014年國內光伏分布式新增裝機比例將由現在的30%提高到60%以上,并將優先享受可再生能源附加資金的補貼。從各方面來看,國內分布式市場大環境已經形成,未來國內分布式光伏市場前景可期。
從分布式光伏發展來看,仍有多個瓶頸亟待突破。其中,電站項目的前期融資成為繼并網之后開發商面臨的最大困難。當前銀行在對光伏項目貸款時,選擇對貸款人資質進行評估,而非光伏電站項目,也的確給開發商造成了融資上的困擾。國家開發銀行相關負責人向解釋道,分布式與常規電站還是有區別的,包括建設規模、并網、借款各個方面都不一樣。從銀行來講,首先還是最關注項目的,目前國家批的18個分布式項目的貸款都不存在問題。
分布式光伏發電迎來井噴 明年或占新增裝機60%
《辦法》鼓勵各類電力用戶、投資企業、專業化合同能源服務公司、個人等作為項目單位,投資建設和經營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國家能源局表示,預計明年分布式光伏發電將占新增裝機規模的60%左右。
對此,湖北能源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2014年光伏建設逐漸過渡到以分布式為主的方向較為確定。現在投資分布式發電項目只需要在地方備案即可,效率大大提高,而以前一個項目批復下來大約需要半年左右。未來分布式發電項目規模將大大增加,“相當于以前是試點,現在是鋪開。”
6、產業整合加速 產能過剩矛盾難解
光伏仍存產能過剩危機 最終或剩五六家
盡管國家能源局、國家電網公司先后出臺了多個支持光伏發電并網的文件,業內仍有研究機構認為,目前正沐浴政策陽光的光伏業未來將再陷過剩危機,行業明年形勢仍不容太樂觀。業內專家表示,未來光伏業整合仍將推進,結構調整的結果是只需五六家龍頭制造企業。
工信部旗下研究機構賽迪智庫最新發布報告指出,2014年,隨著行業的整體好轉以及由于組件價格下降,使得光伏發電成本不斷逼近甚至達到平價上網,預計全球組件產量繼續增長,全年產量將由今年的40GW增加至43GW,中國光伏組件有望從今年的26GW增至28GW。但該報告的課題組同時認為,由于國內市場過快擴大,2014年我國光伏產業恐將面臨新一輪產能過剩。
光伏行業產能過剩矛盾難解
“盡管產業發展外部環境不斷改善,業界對于中國光伏行業回暖預期樂觀,但從目前中國光伏整個產業鏈來看,無論是上游制造業還是下游電站開發,產能過剩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德勤中國清潔技術行業主管合伙人金凌云說。
近日,德勤發布《2013中國清潔技術行業調查報告》(下稱《報告》)稱,由于此前嚴重的過剩局面一直未能根本改觀,2013年中國整個光伏產業鏈產能過剩仍很嚴重。數據顯示,2013年上半年以來,國內光伏業產能達40GW,實際出貨量僅11.5GW,這意味著結構性產能過剩狀況依然明顯。
從下游電站開發來看,目前電站建設坐享如電價補貼和增值稅減半等一系列直接財稅利好,投資收益率能維持在10%以上水平,導致電站開發進入了井噴階段。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已披露的達成意向、簽約以及正在開發建設的光伏項目達到130GW,甚至比國家新擬定的到2015年裝機容量達35GW的“十二五”目標還要高出3倍之多,潛在產能過剩問題已不容忽視。
光伏業過剩產能須及時消化
近日,記者走訪多家光伏企業發現,近期的光伏市場暖風陣陣,不少企業重新開工,逐漸扭虧。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的監測數據顯示,10月份,全國有10%的中小企業開始復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