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優惠的上網電價促進了光伏的發展,提振了投資者的投資信心。對于光伏來說,未來想獲得更多的社會效益,新技術、高質量、新市場的開拓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了。
第三點,光伏支持的政策到期之后需要建立新的模式以適應市場。隨著技術的推進,消費者購買并安裝自己的光伏體系,從而降低自己的電價方面支出。對于消費者來說,在這個過程中通過自給自足,已成為一個新的生產者,這對光伏組件的分散化方面起到了非常好的協調的作用。
另外,像醫院、超市、辦公樓,在白天使用高峰,對它的用電量進行評估,這對于美國、歐洲,尤其對于美國的加利福尼亞來說,是非常適應的模式,在此方面,中國也可以進一步促進具有創新性的新能源城市項目的建設。
在今天,光伏和風電占到了整個德國能源市場相當大的比例,但是還需要進一步擴大。這需要在供應方和需求方提升靈活度,促進基礎負荷、中度負荷和高度負荷的調風;對大項目做好充分的市場準備;加快對電網尤其智能電網的拓展,這是對行業來說是最便宜的、一個最具成本效益的做法。同時,也需要更具有創新性、成本效益整體的解決方案出現,提升光伏在電網中所占的比例,只有到那個時候,光伏才能夠成為主要電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