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發揮價格杠桿作用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其明確新的地面電站三類電價補貼,根據光資源優劣,補貼額分為每千瓦時0.9元、0.95元和1元;分布式光伏電站補貼每千瓦時0.42元;可再生能源附加從8厘漲到1.5分。
對于這一政策,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副所長王仲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評價稱,電價補貼政策其實是金太陽政策的升級版。
他并不贊成金太陽走向滅亡的說法,其認為,時代是在不斷進步的,現在不過是重新整合,使政策與時俱進,更加適應現在的市場。另外他還給金太陽正言稱,這個工程是非常需要的,“不要把管理不嚴及部分企業弄虛作假和金太陽這一政策扯在一起。而造成該工程被妖魔化,主要是因為管理不到位,國外也有同樣的工程,但是他們的監管制度非常嚴,弄錯了可能要進監獄,所以業主們根本不敢隨意妄為”。王仲穎說。
值得注意的是,之前一些隨意妄為的企業現在已經嘗到苦頭,今年年初,金太陽政策戛然而止,企業們被斷了糧,有觀點認為,之前按照常規建設起來的高質量電站,在新政策下,可能會收益更多。“電價補貼的完善勢必會推動下游電站的高效發展,從數字上看,單位電價可能僅幾分錢,但是算到每年的發電量里,增加的收益將會過億元。”一位業內人士在此表示。
現在,光伏設備企業們顯然已經看到了這一政策所暗指的發展方向,紛紛向下游進發。英利集團媒體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已將向下游發展定位公司戰略轉型的重要方向,為此,公司還將在云南、廣西、湖北、廣東、河南、陜西、山西成立省級總公司。
該公司銷售(國內)總公司總經理張哲介紹,目前,公司還在積極推進在一些山區緩坡處建光伏電站,以擴大下游市場。另在分布式發展方面,“現在整體量不是很大,主要希望做得精一些、好一些”。
“電價補貼額度的明確就意味著分布式光伏發電及光伏電站投資回報收益的明確。良好的投資回報收益將增強一直持觀望態度的個人及企業的投資欲望。”英利方面表示。
然而,對于企業而言,資金補貼到位還是最關心的。這一次,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標準由每千瓦時0.8分錢提高到1.5分錢,一年就可以增加收入270億元左右,很顯然這勢必可以彌補曾經可再生能源基金留下的缺口,并有望到2015年滿足可再生能源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