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用戶直購電有利于電力市場改變統購統銷現狀,出現多買家多賣家的市場局面,隨著合理、統一的輸配電價的逐漸形成,電力直接交易購電規模將進一步擴大,電力購銷的市場化程度將加大,有利于破除電網企業獨家壟斷的現狀。”一電力集團電力專家劉先生認為,大用戶直購電在推行過程中的最大爭議點在于電企的大用戶主要是高耗能企業,而直購電可能會導致高耗能企業死而復生。
發改委為此提出電力直接交易實行差別化準入政策。東部地區,一般性的高能耗企業,原則上不安排參與直接交易;中部地區,參與企業單位能耗須低于當地工業企業平均水平;西部地區,參與企業單位能耗須低于全國同行業平均水平作為分離電網交易權的試水工作。
韓曉平認為,“直購電肯定直接影響電網的利益,但直購電的力度應該更大一些才能推進電力改革,說到高耗能,設置國家電網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為了管住地方,但電網本身實際操作中并沒有把住地方的高耗能沖動。”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宋智晨也認為,大用戶直購電制度是電力行業市場化改革的重要舉措,產生之初便被賦予了推動售電端改革的重要使命,之前在廣東、吉林等地開展的試點工作已經取得了很好效果,在全國范圍內推廣開來已經是水到渠成。韓曉平也表示,按照這個思路,以后電網企業有可能逐步發展成為穩定的低利潤型公用事業服務企業。
公用事業服務企業愿景
而新草案的愿景正是,未來的國家電網公司將成為提供公共服務為主的公用事業服務企業。
此前也有消息表示,按照此輪新電改方案的思路,改革完成后,電網企業將不再包含上下游的輔業資產。國家對電網企業的有效資產,即輸變電資產進行定價,電網企業的收入由政府確定比例。在電網還需要大量投資時,收益率高一些,投資需求下降后,收益率將逐漸下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