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市場多元化發展還表現在各國的裝機容量變化上。
據統計,日本、中國、德國、美國上半年的裝機容量分別為3GW、2.8GW、1.9GW、1.6GW,德國已降至第三位。
中國光伏產業聯盟秘書長王勃華告訴記者:“企業愈加關注亞太、中東、美國和非洲等市場!
目前,全球對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似乎達成共識,甚至包括眾多石油輸出國,中東這個相對陌生的區域或將成為可再生能源的下一個爆發增長點。
據悉,北非國家摩洛哥制定了一攬子電力建設規劃,主要利用水能、太陽能及風電等可再生能源,計劃新增裝機容量達2000MW;到2020年,埃及電力消費的20%將來自可再生能源,其中風電占據12%,太陽能新增3500MW;中東第一大經濟體沙特則計劃在2030年前新增太陽能裝機41GW。
阿拉伯國家的風能規劃量并不亞于太陽能,雖然該地區被公認為太陽能資源更為豐富。來自世界風能協會的統計顯示,沙特將新增風電裝機9GW,埃及在紅海沿岸新增裝機7GW,伊拉克在2015年新增裝機400MW,摩洛哥則計劃新增裝機2GW。
中國企業如何抓住機遇?
改變以往單純銷售的進入模式。
世界各國不約而同地制定宏偉的新能源規劃原因大體一致。
中國為改變以煤炭為主的化石能源消費結構,并把新能源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日本為逐步擺脫對石油進口的依賴,福島事件在此過程中則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北非中東地區的阿拉伯國家發展可再生能源的目的是減少內部石油消耗,以實現石油出口的價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