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无码AV无码免费专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肉色超薄丝袜脚交一区二区


光伏行政“減負”

2013-09-08 11:48:02 太陽能發電網
曾經被譽為防止產能過剩利器的“項目審批制度”,如今卻遭受著來自各方的拷問。 中國的光伏業是典型的資本驅動行業,無論是光伏組建廠還是大型地面光伏電站,動輒都需要千萬級別的資金,而且需要發改委的行政審批方可建立。原本行政審批的初衷是為了控制產能

 

  然而,這并非是長遠之道。在一次內部會議上,國資委副主任邵寧直言“我國很多沒有技術門檻的行業都出現了產能過剩,需要政府引導有序退出”。

  光伏業人士對此表示質疑,因為中國的光伏企業以民間資本居多,無論是國資委還是發改委都沒有讓企業強制退出的行政權力。況且中國光伏業尚沒有建立企業退出的有效機制,因此這只能停留在設想階段。

  不過,記者近日獲悉,在處理我國個別行業產能過剩的難題時,工信部的整體思路是減少行政審批,加大準入門檻。具體而言,在項目籌建之初,相關部門會對環保、國土、技術等指標進行考核,只能達標后方能立項。對于產能過剩的重點行業,新建項目嚴格審批,違建項目一律暫停。

  工信部部長苗圩此前公開宣稱,到2014年年底,工信部所負責的行政審批事項能夠減少三分之一以上。

  作為處理產能過剩的主導部門,工信部的政策思路或為市場釋放了良好信號,即用提高準入門檻代替行政審批,把更多的市場決策權交還給企業自身,從而從根本上解決產能過剩的難題。

  不過目前看來,該政策思路只能解決未來市場的增量問題,對于目前的市場存量而言,光伏業則亟須出臺配套的退出機制,讓光伏業真正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



作者: 來源:中國經營報 責任編輯:admin

太陽能發電網|nj-bjj.com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