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地官員看來,玉門的風電裝機還將有大幅提升的空間。據了解,玉門市區風能理論蘊藏量在3000萬千瓦以上,其中可開發利用約2000萬千瓦,而按照當地政府的規劃,到2016年玉門市風電裝機要突破600萬千瓦——這意味著三年的時間,風電裝機容量將是目前的三倍。
玉門市的風電發展規劃,只是整個甘肅省新能源版圖上的一部分。作為經濟相對落后的內陸省份,甘肅正寄望將新能源產業作為拉動經濟的新引擎。按照甘肅省的新能源發展規劃,預計到2015年年底,風電裝機將達到1700萬千瓦,太陽能發電裝機將達到600萬千瓦以上。而目前,甘肅風電和光伏裝機容量分別只有640萬千瓦和60萬千瓦。
西部規劃疾進
玉門市的風電發展規劃,只是整個甘肅省新能源版圖上的一部分。作為經濟相對落后的內陸省份,甘肅正寄望將新能源產業作為拉動經濟的新引擎。
配套建設滯后
原本當地曾承諾所發電量能夠“全額收購”,但隨著敦煌上網的光伏項目越來越多,已經成為一句空談。
一個風電項目建成需要1年,光伏發電廠則更快,半年時間就能完工;但是一項330KV的電網工程最短也一般需要一年半,三者之間不成比例,棄電必然存在。
“玉門現在的并網風電項目,能夠送出去的只有60%~70%。”史玉寶稱,風電廠在建成后的8年時間里都不能為地方的稅收做出貢獻,所以玉門市也在計劃引進一些煤化工、電解鋁等高耗能產業來消納本地電量。據了解,酒鋼集團已經將一個電解鋁項目落戶玉門市,每年可消耗120億~130億度電,這也將是當地引進的最大的工業用電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