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獲悉,條件實質是在為年內將陸續出臺的光伏“金融、并網、補貼、監管”四項新政鋪路。
8月28日,工信部公開發布的《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條件”),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
細讀條件,不難發現,管理層欲借此新政,通過規范我國現有以及新建、改擴建光伏制造業項目的方式,達到淘汰落后產能、促進兼并重組、提升創新能力,引導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最終目的。
此外,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任浩寧向記者透露,“該條件實質是在為年內將陸續出臺的光伏金融、并網、補貼、監管四項新政鋪路。其中,并網和補貼新政最快將于9月問世”。
“光伏系列政策總體可理解為橫縱兩線,橫線是之前提及的金融、并網、補貼、監管等,縱線則由此次條件針對的光伏制造業起始,下一步將擴展至光伏電站,甚至如今已趨向多元化的電站投資主體和用戶。當然,鑒于光伏電站,尤其是分布式電站建設尚未大規模啟動,此類政策出臺,或許仍需時日。”任浩寧認為。
淘汰、創新并舉
嚴苛制度保落實
總體而言,此番條件對我國已建、待建光伏制造項目分別設置了“生產布局與項目設立、生產規模和工藝技術、資源綜合利用及能耗、環境保護、質量管理、安全衛生和社會責任、監督與管理”等七項標準。
值得一提的是,條件為保證政策落實,設置了嚴苛的監督、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