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雷星光電的倒閉只是LED行業洗牌潮里的一朵小波浪。
高工LED產業研究所研究總監張宏標告訴記者,全國LED照明企業超過1萬家,已出現明顯的產能過剩。2013年上半年,國內LED照明企業的產能利用率只有近60%,比以前稍微好一些。
隨著材料成本降低和市場競爭加劇,LED照明產品的價格迅速下降。今年1-6月,LED照明產品的價格環比下跌超過10%;中低端LED照明產品的價格環比下降了30%-40%,平均一瓦不到一元,比傳統照明還便宜。
“被淘汰的LED企業只會越來越多。”張宏標說,為了爭奪客戶,拼完價格,就拼付款方式,賒銷現象相當普遍,去年LED行業就開始出現三角債。這容易導致LED照明企業現金流出問題,不能及時向供應商付款。供應商人心惶惶,一看沒付錢,就會馬上停止供應材料。
LED顯示屏行業已經進入整合階段。由于LED顯示屏市場增長相對緩慢,今年只有約10%的增長,且產品同質化嚴重,價格不斷下降。張宏標預計,未來四五年,國內1000多家LED顯示屏廠只會留下一半。最近,十方光電倒閉就是一個例子。
東莞勤上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祝炳忠也認為,現在小型LED企業通過貼牌等模式,還可以生存。如果說國內只剩下十個、八個LED品牌,它們銷量很大、占有率很高,不斷整合小企業,才可以說洗牌加劇,現在還沒到。
“現在還不叫真正洗牌,LED照明企業都苦苦支撐,盼望著春天到來。如果沒好現金流,只能被市場淘汰。”北京瑞德桑節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新旗說,現在的LED照明重點項目還是靠政策扶持,車庫、學校、超市等商用照明市場已經啟動,但是民用LED照明市場還沒有真正起來。目前LED燈的準入門檻不高,中山大批LED組裝工廠被稱為“床板工業”,TCL、美的等大企業也在切入,小公司憑幾款球泡燈也能生存,市場生存方式多種多樣。國內LED行業還沒有出現真正的大品牌。“只要不死掉,等到春天來臨,就能活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