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取消對多晶硅區別性稅收政策
“應該看到高能耗不是多晶硅行業的本質,而是因為我們在產業初期一部分項目在技術工藝方面達不到標準。”朱共山對于多晶硅產業被扣上高能耗的“帽子”并不認同。
在2009年之前,國內大多數多晶硅企業的能耗曾高達200千瓦時/公斤以上,由于市場供求關系緊張,高成本的多晶硅可以賣到300美元/公斤以上。隨著中國多晶硅巨型企業崛起,市場供應變化,多晶硅的售價降到幾十美元/公斤時,高成本的多晶硅被市場競爭淘汰。
朱共山對記者表示,“多晶硅行業已經跟兩三年前發生了很大變化,現在還認為多晶硅是產能過剩,這與情況不符。多晶硅是總體產能不足,低成本產能不足。”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進口多晶硅達8.2萬噸,多晶硅實際的需求仍然要半數依賴進口。
朱共山在“關于扶持多晶硅產業健康發展的提案”中表示,“有關部門將多晶硅列為高耗能產業,不區分優勢企業和劣勢企業,采取 一刀切 的財政、金融和稅收政策,導致一批與國外企業有一定競爭力的優勢企業無法公平享受正常的高新技術產業財政扶持、投融資和出口退稅的政策待遇,再加上國外多晶硅巨頭惡意低價傾銷沖擊中國市場,導致整個多晶硅行業發展陷入困境。”
朱共山建議,應加快對進口多晶硅“反傾銷反補貼”案件的裁定,打擊國外多晶硅低價傾銷的不公平競爭行為。取消對多晶硅行業的歧視性稅收政策,相關產品應享受國家正常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退稅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