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12年,中國光伏產業可謂歷經“生死劫難”。這個曾經一度成為“城市名片”的新興產業從沒有像今年這樣命懸一線:美歐雙反、債務龐大、持續虧損、高管紛紛出走……對于光伏行業而言,2012堪比“極寒”時代,救贖這一年輕行業的“諾亞方舟”究竟在哪兒?領軍行業的光伏主
== 企業大刀闊斧改革贏“船票” ==
生存大考驗
對于多數已停產數月的中小企業來說,“白菜價”賣產品,甚至變賣廠房設備,已成趨勢?床坏酱禾斓木趩,讓他們寧愿賠本以套現。而還有“殘喘”空間的龍頭企業,則在僅存的市場空間中搏殺。上半年以來,到下游投資建光伏電站以拉動產品訂單,已成為包括十多家A股上市公司在內的眾多光伏企業的重要選擇,最為常見的是,繼續以“沒有最低,只有更低”的報價投身光伏電站項目招標,以獲得僅存的市場份額。
光伏巨頭多途徑加速自救
面對日益嚴重的內憂外患,國內光伏巨頭們就已經啟動了自救程序。除了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決定暫停在無錫地區部分電池工廠的生產和賽維LDK向所在地政府轉讓部分房地產物業和土地使用權,河北、江蘇、江西等地的光伏企業也開始謀劃產業外遷。國內光伏企業考察和摸索其他國家市場規律的行為已經有了成果。英利集團宣傳部負責人王志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英利正全力開拓全球光伏新興市場,并有所斬獲。
國網自損利潤免費接入
10月26日,國家電網召開加強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服務新聞發布會,提出未來將對符合條件的分布式光伏項目提供系統方案制訂、并網檢測、調試等全過程服務,不收取費用,富余電力全額收購,11月1日起正式實施。國網的免費服務,讓光伏行業一直糾結的入網難問題看到曙光。
== 國內市場助力“方舟”成形 ==
國內光伏市場全面破冰
光伏板塊群起騷動的背后,是一直被業界寄予厚望的國內光伏市場迎來了一系列實質性利好——先是國家能源局通知,將此前擬定的光伏分布式發電“十二五”目標規模再上調一半,同時會同各利益相關方商討具體補貼政策;后有電網部門首次“松口”,將在支持光伏發電并網上給予企業實質性支持。這些利好被解釋為切中光伏國內市場大規模啟動的要害,可使近來頻遭海外市場“雙反”封殺的國內光伏企業在國內市場覓得一線生機。
按照相關規劃,“十二五”期間國內光伏發電市場投資規模可達3000億元以上,這一巨大的市場蛋糕已吸引諸多企業垂涎不已,紛紛絞盡腦汁從中分得一杯羹。市場分析認為,隨著國內光伏市場加速擴容,包括電站開發、配電網建設及逆變器等細分領域將率先迎來投資機遇。
作者: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郭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