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無法償清到期債務,江西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公司被上海農商銀行告上法庭。法庭之外的中國光伏業也在經歷著由危機轉契機的過程。近期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光伏扶持政策,有可能會引發光伏行業的重新洗牌
中國光伏行業的“債務違約第一單”近日被媒體曝出,江西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公司(以下簡稱“賽維”)因1筆億元信貸資金到期無法清償,而被上海農商銀行告上了法庭。
截至記者發稿前,該事件仍在低調處理當中。賽維總裁助理李龍吉表示,“近期將會有處理結果”。
該事件的結果雖然仍未塵埃落定,卻讓人不禁思考中國光伏業的未來的發展——銀行是應該選擇對身處困境的企業“雨天收傘”,還是給它們繼續向前沖鋒“續發子彈”?光伏產業又該如何更好地面對危機走出困境,甚至實現跨越式發展?
對此,南昌大學太陽能光伏學院院長周浪告訴法治周末記者:“資金與市場信心非常重要,F在正是應該補充子彈繼續向前沖的時候,決不能就此輕易放棄!
興業銀行首席分析師魯政委[微博]則對記者表示:“當前的困境也可能正是中國光伏產業轉型升級的契機。即使出現不可避免的企業破產重組,也是行業的重新洗牌!
光伏“寒冬”
“‘雨天收傘’對光伏企業尤其是小型的光伏企業打擊十分嚴重!眲倓偵先尾痪玫馁惥S新CEO佟興雪給銀行與當前光伏企業間微妙的關系打了個形象比喻,同時也表達了自己的憂慮。
就賽維自身而言,不僅面臨著上海農商銀行的訴訟問題,而且近來由于股價連續30個交易日低于1美元,已收到來自紐交所的通知,將面臨退市風險。
其實不只賽維,放眼當前整個中國的光伏行業,大多數企業都處在這種陰霾的籠罩之中。
8月22日,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大全新能源)宣布收到紐交所警告,成為今年第一家海外收到退市警告的光伏企業。此后,在紐交所上市的尚德電力和在納斯達克[微博]上市的晶澳太陽能也接連蒙難。
而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僅靠自身實力,光伏企業短時間內很難走出低谷。
佟興雪則表示,只要能夠保證現金流周轉就能確保公司渡過經濟危機。換句話說,也就是銀行決定著賽維的生死。
但對眾多商業銀行來講,早已經談光伏而色變,當下愿意主動為光伏“撐傘”的銀行已經不多。
國內某家商業銀行的從業人員楊先生告訴記者:“現在很少銀行會給光伏行業放貸款了,這個行業虧損嚴重,如果主營是光伏行業的企業可能還利息都難,銀行從安全性角度考慮自然會審慎一些!
此外,一些中小型銀行也實在不堪負累。以上海農商銀行為例,2012年前三季度財報顯示,其實現凈利潤30.56億元,同比僅增長5.4%。而且前三季度不良貸款余額與不良貸款率也呈現出“雙升”,經營商面臨巨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