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三次推遲后,美國商務部于3月20日公布了對中國光伏產品反補貼調查的初裁結果,中國業內普遍認為初裁結果好于預期。
2011年10月19日,德國太陽能公司SolarWorld美國分公司,聯合其他6家美國光伏企業,向美國商務部正式提出申請,
美國“雙反”調查可能波及歐洲
受海外市場需求萎縮影響,中國光伏產業本已困難重重。由于歐債危機,從2010年起,歐洲各國政府持續減少對本國光伏產業的補貼,光伏產品需求減少。德國、意大利、捷克、西班牙等歐洲國家占據了全球約80%的光伏市場需求。
海外市場的萎縮直接導致中國光伏產品供過于求。中國光伏產品有90%出口,只有10%留在國內市場。從2010年到2011年上半年,中國企業從多晶硅到組件均擴張了很多產能。
2011年以來,光伏上游的多晶硅、電池片價格持續暴跌,國內很多企業停產。多晶硅價格從2011年年中的70多美元/公斤跌到年末的30美元左右。中國有色金屬協會數據顯示,2011年下半年以來,中國多晶硅產業出現嚴重的庫存積壓,已投產的43家多晶硅企業僅剩8家企業尚在開工生產,其余已經停產。
美國對中國光伏產品反補貼調查的初裁結果會使中國光伏產業更加慘淡,但尚不致命。“雙反”調查期間,考慮到調查可能的影響,有中國企業暫停了在美光伏項目。中節能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暫停了投資約36億元人民幣、在美國多個州投資建設太陽能光伏發電站的計劃。
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表示,目前企業對美出口有10多個點的毛利,2.9%至4.73%的稅率會減少一部分企業利潤,但還不至于關閉企業出口美國市場的大門。
美國對中國光伏企業的反傾銷調查以及可能引發的歐洲效仿則有可能給中國企業帶來致命打擊。美國商務部計劃于5月16日公布反傾銷稅率的初步裁定;業內預計,“雙反”稅率累積可能達到20%~30%,這將令中國光伏企業在美國市場完全喪失價格優勢。目前中國光伏企業在美銷售太陽能電池板的成本約為0.75美元/瓦左右,而美國公司的平均價格約為0.97美元/瓦。
據德國媒體報道,德國太陽能經濟聯合會于2012年3月底提出聯合申訴,指控中國光伏產品傾銷。目前,德國太陽能經濟聯合會正在聯系歐盟相關行業,準備在歐盟27個成員國向中國光伏產品提出反傾銷申請。
歐洲作為中國光伏產品第一大出口市場,“雙反”裁決將對中國企業帶來毀滅性打擊。根據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的數據,2011年中國光伏產品出口額358億元左右,其中亞洲市場約占21%,美國市場還不到15%,歐洲市場則接近57%。而在歐洲市場中又以德國為最大市場,當地70%~80%的光伏組件產品來自中國。
作者: 來源:經理人
責任編輯:郭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