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8月28日報道,英國能源智庫“未燒盡的煤”對貿易數據的分析顯示,在過去一年里,中國企業向非洲多國出口了大量太陽能設備。 報告指出,過去12個月的太陽能電池板進口總量有可能顯著提高非洲許多國家的發電量。 報道稱,這是中國在全球可再生能源技術制造和銷售領域崛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企業生產了全球絕大多數的太陽能電池板,以及用于制造太陽能電池板的各種組件。 如今,低生產成本和高市場需求強化了這一趨勢。中國企業迫切需要開拓新市場,而非洲國家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與此同時,在非洲大陸,有數億人尚未用上電。即使在有電力供應的地方,停電也是常見情況,這個問題近年來已導致很多企業轉向使用噪音大、污染重的柴油發電機。 據“未燒盡的煤”近日發布的分析,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期間,非洲國家從中國進口的太陽能電池板增長了約60%。這些太陽能產品累計裝機容量超過15吉瓦。 據報道,非洲大型經濟體南非和尼日利亞的進口量位居前列。但從中國進口太陽能電池板以及組件(能簡單地組裝為成品)的國家范圍極廣,還包括塞拉利昂和乍得等。 非洲的另一大進口國阿爾及利亞可能將中國生產的太陽能組件用于中資企業建設的光伏電站。而在該地區其他國家,太陽能電池板正悄然遍布城鄉住宅和企業建筑的屋頂。 報道稱,波士頓大學的專家凱文·加拉格爾說,這項研究顯示,中國面臨廣闊的市場機遇,尤其是在美國放棄支持其所稱的“綠色能源創新”之際。他指出,價格實惠的進口太陽能板能幫助非洲工業綠色發展,“非洲沒時間關心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他們需要的是廉價的綠色能源”。 另據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8月26日報道,過去一年,中國運往非洲國家的太陽能電池板數量創下新高,表明非洲大陸正快速發展可再生能源。這將有助擴大廉價清潔電力的使用范圍,并減少非洲國家對進口化石燃料的依賴。 報道稱,能源智庫“未燒盡的煤”的專家戴夫·瓊斯表示:“雖然非洲的電池板進口尚未爆炸式增長,但是,這已經是騰飛的開始。”瓊斯和他的同事分析了自2017年以來中國太陽能電池板出口的數據。與世界大多數地區一樣,非洲大陸的太陽能電池板幾乎都是從中國進口的。 研究人員發現,在截至2025年6月的一年間,中國出口到非洲的電池板同比激增60%,總量略高于15吉瓦。 2022年和2023年,相關進口的激增主要由南非推動,不同的是,這次的增長趨勢遍及整個非洲大陸:約20個國家的進口創下新高。“這不是由一兩個國家引領的,”瓊斯說,“對我來說,這是最不可思議的部分。” 報道稱,南非依然是進口量最大的國家,約占進口總量的四分之一。但過去兩年,除南非以外的非洲國家從中國進口的太陽能電池板數量也大幅增長。 假設過去一年進口的所有太陽能電池板都已安裝完畢,研究人員估計,16個國家進口的這些太陽能板將足以滿足至少5%的電力需求。這可能會開始抵消更昂貴的化石燃料進口。 “非洲公平的能源轉型已不再是未來的愿望,它正在發生,”綠色和平組織非洲分部的阿莫斯·韋馬尼亞表示,“這種轉型具有巨大的潛力,可以增強我們應對氣候變化的韌性,并改變非洲的發展方式。” 這位專家指出:“我們面臨的真正挑戰是將這一勢頭轉化為持久的成果,通過協調融資、政策和本地產業,確保清潔能源不僅可用,而且可靠、價格合理并能面向所有非洲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