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无码AV无码免费专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肉色超薄丝袜脚交一区二区

鈣鈦礦光伏應用前景可期,六家上市公司已布局鈣鈦礦光伏技術

來源:金色光 編輯:jianping 鈣鈦礦光伏
近日,第五屆全球鈣鈦礦與疊層電池(蘇州)產業化論壇順利舉行。2023年度,部分光伏業內大廠已打破鈣鈦礦疊層電池效率世界記錄。2024年,鈣鈦礦技術產業化或將迎來一波高峰,第一批GW級生產線將可能投產。A股六家光伏組件行業上市公司,已在鈣鈦礦技術研發方面展開布局。

鈣鈦礦與疊層電池產業化論壇召開

據《上海證券報》等媒體報道,2023年12月21日至22日,第五屆全球鈣鈦礦與疊層電池(蘇州)產業化論壇在常熟舉行。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鈣鈦礦產業分會正式成立,并發布2023年鈣鈦礦光伏產業發展報告。

據與會專家、學者意見,鈣鈦礦吸光能力達到晶硅的10倍以上,并且具備優異的光電轉換性能,使得其在光伏領域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而鈣鈦礦加晶硅的疊層電池可以進一步提升光電轉換效率,有望成為下一代光伏技術前沿。

2023年是大面積鈣鈦礦電池制備技術爬坡的一年,重點在于效率提升。

其中,光伏組件行業龍頭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隆基綠能;證券代碼:601012.SH)打破晶硅鈣鈦礦疊層電池效率世界紀錄,達到33.90%。

展望2024年,新的一年有望成為鈣鈦礦的“產業化大年”。業內第一批GW級生產線,或將于2024年建成投產。

六家光伏組件行業上市公司已涉足鈣鈦礦技術研發布局


據我們不完全統計,2023年下半年,共有6家光伏組件行業上市公司在披露的公告中,涉及鈣鈦礦技術的研發布局。

這6家上市公司包括:隆基綠能、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天合光能;證券代碼:688599.SH)、協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協鑫集成;證券代碼:002506.SZ)、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阿特斯;證券代碼:688472.SH)、晶澳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晶澳科技;證券代碼:002459.SZ)和海南鈞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鈞達股份;證券代碼:002865.SZ)。

隆基綠能主營業務共包括單晶硅片、電池組件、工商業分布式解決方案、綠色能源解決方案和氫能裝備五大業務板塊。

隆基綠能2023年半年報顯示,2023年6月,經歐洲太陽能測試機構ESTI權威認證,公司在商業級絨面CZ硅片(Czochralaski法制備的單晶硅片,CZ法為制備硅片主流工藝技術)上實現了晶硅-鈣鈦礦疊層電池33.50%的轉換效率。

2023年前三季度,隆基綠能營收和歸屬凈利潤分別為941.00億元和116.94億元,分別同比上漲8.55%和6.54%。

天合光能也是全球知名的光伏智慧能源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主營業務包括光伏產品、光伏系統、智慧能源三大板塊。

據天和光能2023年半年報,公司目前開發的鈣鈦礦/晶體硅疊層太陽能電池,實驗電池效率已超過31%,研發水平處于業內前列。

2023年10月11日和12月7日,天和光能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稱,公司早在2014年就主導了江蘇省科技支撐計劃項目“新型鈣鈦礦結構太陽電池關鍵技術研究”,圍繞鈣鈦礦單結、鈣鈦礦/硅疊層、鈣鈦礦電池表征及器件穩定性進行多維度持續研發,已形成技術儲備。

2023年前9個月,天合光能營收及歸屬凈利潤分別為811.19億元和50.77億元,分別同比上漲39.38%和111.34%。

協鑫集成的產品覆蓋高效電池、大尺寸光伏組件、儲能系統,并為客戶提供智慧光儲一體化集成方案。

2023年8月28日,協鑫集成披露的定向增發問詢函回復(修訂稿)顯示,在公司先進組件產能(182mm、210mm大尺寸高效晶硅組件)中,預留鈣鈦礦晶硅疊層組件產品開發接口,能夠滿足新型高效光伏組件市場需求。此外,在光伏產業端,公司積極孵化高效鈣鈦礦晶硅疊層組件等三大類新型產品,以提高市場競爭力。

2023年1月至9月,協鑫集成營收及歸屬凈利潤分別為94.12億元和1.42億元,分別同比上漲97.43%和240.78%。

阿特斯核心業務為晶硅光伏組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2023年9月8日和2023年10月31日,據阿特斯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對于鈣鈦礦技術和鈣鈦礦疊層組件技術,公司的研發團隊保持持續跟蹤。

2023年前三季度,阿特斯營收及歸屬凈利潤分別為391.19億元和28.40億元,分別同比上漲17.05%和126.02%。

晶澳科技主營業務為太陽能光伏硅片、電池及組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太陽能光伏電站的開發、建設、運營,以及光伏材料與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2023年7月14日,晶澳科技披露的公開發行可轉債募集說明書稱,研發中心積極研究和儲備類似鈣鈦礦及疊層電池技術,保持核心競爭力。

此外,2023年8月31日、9月14日、10月25日和11月14日,晶澳科技連續四次披露《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上述四個臨時公告稱,除了當前主流的TOPCon(隧穿氧化層鈍化接觸電池)電池技術之外,公司還有鈣鈦礦等三種前沿電池技術也都處于研發、中試階段,其中鈣鈦礦疊加晶硅電池結構的效率有望突破30%以上的電池轉換效率。

2023年前9個月,晶澳科技營收及歸屬凈利潤分別為599.81億元和67.65億元,分別同比上漲21.61%和105.62%。

鈞達股份以下屬子公司捷泰科技開展光伏電池片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

2023年9月3日、11月1日和11月17日,鈞達股份三次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稱,公司將持續開展鈣鈦礦疊層等多種行業前沿技術的研發,形成相關技術的研發儲備。

2023年1月至9月,鈞達股份營收及歸屬凈利潤分別為143.80億元和16.38億元,分別同比上漲93.59%和299.21%。
0